第1125章(第1頁)

“青海國欺人太甚!我們的人死在他們那裡,他們就用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罪魁禍首的人頂嘴來堵住我們的嘴。現在還污蔑我們邊境騷擾他們!”

“而且一個根本就沒有證實的問題,他們就以此為借口聚集軍隊朝我們邊境壓過來,這是想做什麼!開戰嗎?”

“一個剛上任的皇帝,屁股都沒坐熱,就幻想襲擊我們這樣的龐然大物,給自己的史書增添功績不成?”

“也不能這麼說,青海國确實拿出了證據,他們邊境百畝天地遭到人為的毀滅,剛種下的幼苗全部無法存活。并且有百姓受傷。”

“可這也不能證明是我們的人做得!他們人都沒抓住,憑什麼就說是我們?還這麼快集結軍隊,一定是早有準備。”

“要我看,事情應該是真的。剛上任的皇帝最怕民心動搖,偏偏這個時候邊境出現這種事情,他要是不鬧出點動靜,證明自己為百姓着想,很可能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好欺負的皇帝。”

“話還是那句話,怎麼證明是我們幹的?他要立威,跟我們有什麼關系?我看他就是要發動戰争,說不定是個自大的皇帝,想要吞并我們的國土!”

“皇上,我覺得戶部尚書說得有道理。萬一對方是打着侵略的想法,那這第一仗我們絕對不能露怯!”

皇上的頭都大了,朝堂上分成了三派看法。

其中兩派很簡單,剛好是相反看法。

一個覺得事不大,調查一個結果給青海國交代,事情就結束了。

一個覺得事很大,對方就是要發動戰争,青海國不安好心,必須打他們。

剩下的小部分則是覺得沒必要回應,青海國可能就是雷聲大雨點小,純粹是演給百姓看的。

青海國那邊事發突然,皇上收到消息的時候,也是很震驚。

三大國目前矛盾不大,大家都不想打仗,現在國内基本穩定,打仗反而會破壞這種情況。

一般打仗要麼是皇帝的野心,要麼是國内資源不充足,内部問題需要轉為外部侵略。

可按理說這兩點都不太像。

青海國新上任的蘇誕,江統也不是沒見過,不着調的花花公子,能有這麼大野心?

而且就算有野心,這個時機也不對。

就像有的臣子所說,他屁股都沒坐熱。這個時候發動戰争,傻子嗎?

以三大國的體量來說,一旦大國之間打起來,可不是小打小鬧,一旦開展就不容易停下來了。

勞民傷财不說,每一次戰鬥,隻要落了下風,就會把臉都丢盡。

三大國說着好聽,好像三足鼎立一樣,實際上真比試一下,肯定是有一二三的排名。

而誰願意輸給别人,名聲居于他國之下?

皇上被吵的腦袋疼:“都閉嘴!”

皇上發話,下面哪還敢吵。

安靜下來後,皇上看向他們:“直接說說看,找誰領兵對敵。仗不一定打起來,但氣勢不能輸。他們既然派兵壓境,那我們這邊就要出人。談判,那是之後的事情。”

輸人不輸陣。

“臣鬥膽提議讓去年武狀元一試。他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展現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就差一點上戰場的經驗。此次不一定能打起來,但正好可以鍛煉新人的應變能力。”

去年武狀元加入了丞相一派,丞相派中不認為此次事情是大事的人,便認為這是很好的刷經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