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修路的設計,這塊石頭需要被動到三分之一的面積。
黎明山上的村民變得空前的團結了起來,男女老少不分長幼,都來到了大石頭面前,展開了一場護神運動。
我以前是啥也不信,但在認識張朝楊後,對神靈就有了敬畏。
不敢輕易動石頭,去找周小波。
周小波就聯系了民宗局,讓他們上山做思想工作。
但根本就沒有用,黎明山的村民激動起來,差點還打了民宗局的副局長。
我又去找張朝楊搖卦,得到的卦象是“石頭就是石頭,不是神!”
可是我該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
溝通顯然是行不通的,這裡的村民幾乎是不具備溝通的能力。
他能和你說得通的時候,就會跟你正常交流。
一旦說不通,說不透了,他們就講地方方言。
讓你聽不懂,然後他們也裝作聽不懂以此達到渾水摸魚,胡攪蠻纏的效果。
但修路的工程還是要做,于是我們通過村長找到了他們村子裡的神婆子。
承諾在村裡給神婆子建一座廟,然後在給她三萬塊錢。
神婆子一下子就由忠實的“石頭神”捍衛者變成了“金錢的使者!”
甚至都沒有讓我們幫忙,她便在大石頭上又唱又跳,将石頭神請到了她選定的,要修建寺廟的地方。
張朝楊的卦象是“心誠則靈,卦象可通神!”
黎明山上神婆子的“金錢到位,神仙可搬家!”
說到底,人還是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