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2頁)

“湧泉穴!”溫可夏冰針疾刺。

少年足底“湧泉穴”位置,磁砂圖上陡然旋起兩個渦流狀黑洞。

許莳安銀針點向足趾尖,烏黑血珠帶着細碎電花滴落。

阿卯早已捧來重陽花糕墊在下方,血珠觸到糕體糯米,“滋啦”凝成赤紅瑪瑙般的珠粒,糕面騰起烤栗子的焦香。

最險處,少年後頸突然浮出蛛網金紋——與酒壇避雷符同源!

金紋遇鐘聲光華大放,竟将最後一股心脈雷火逼入右足。

許莳安眼疾手快再刺趾尖,最後一滴血珠墜入陶盤,盤中五顆冰雷珠忽如衆星拱月,圍着血珠滴溜溜旋轉。

滿室狂亂的電光倏然沉寂。

五音鐘餘韻袅袅,茱萸藥枕滲出清冽辛香。少年緊繃的軀體如退潮般舒展,眼睑下熔金似的血光漸漸淡去,隻餘睫羽在臉頰投下安靜的陰翳。

西牆磁砂圖漸隐于酒漬。

阿卯捧着陶盤湊近細看:盤中冰珠已融成五顆藍瑩瑩的水滴,赤血珠則凝如紅豆,珠心一點金芒流轉,恰似重陽朝陽。

北窗忽透進一縷晨光,正照在陶盤中。五滴藍水折射出虹彩,赤珠金芒映上少年沉睡的眉心,恍如點了一記朱砂。

五日後恰值重陽,少年執銀杏枝立於院中:

·四肢恢複平穩,指尖可穿針引線;

·赤珠嵌于銀杏枝頭,揮動時帶暖風驅寒;

·藥枕拆出的茱萸籽埋入霜土,發岀銀葉紫莖的定風草(葉脈含鎮定汁液)。

少年解下腰間雷擊木牌:“此物曾引雷傷我,今贈濟世堂鎮宅。”木牌挂上安神閣門楣,五音鐘自鳴時竟綻出菊紋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