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叔嘗嘗看,味道怎麼樣。”
王川徒手拿起一塊壓好的大豆腐,分出一半遞給張鐵山。
“味道不錯。”
張鐵山吃了兩口,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有他當年七成的本事了。
王川哈哈大笑,将手裡剩餘的豆腐三兩口吃光。
新豆就是好。
相比于陳黃豆,新黃豆做出的豆腐不但好吃,賣相也比陳豆子做的豆腐好看了不少。
“換成早年間,一斤黃豆做出三斤豆子,就按一斤豆腐七分錢算,那也是絕對有得賺。”
張鐵山冷不丁講起那些年,投機倒把查得不嚴。
老張家部分親屬會定期走街串巷賣豆腐。
一斤豆腐七分錢。
一斤黃豆也才一毛多點。
不算力氣和材料,少說也能掙五分錢。
“你是掙慣了大錢的主,可是不知道五分錢對咱們老農民有多寶貴,一斤黃豆掙五分,一百斤就是五塊,抵得上兩個月的工分了。”
張鐵山唏噓說起頭幾年的好光景。
如果王川能夠早點亮出本事。
多出半斤豆腐,大家夥恐怕掙得更多。
“不過現在是不行了,公社和縣裡查投機倒把查得賊嚴,抓住不但要沒收東西,還要罰款,蹲小黑屋。”
“倒是冬天的時候,能夠賣出不老少。”
張鐵山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有點收不住了。
講起有一年。
屯子裡幾個膽大的人家找他請了兩天假。
偷偷摸摸扛着一百多斤凍豆腐,跑到五十公裡外的邊疆農場。
“好家夥,人家是真闊綽,一斤凍豆腐換一斤糧食,那叫一個美。”
“張大叔,這不對吧?”
王川納悶地接話道:“我聽說過邊疆農場,咱們這邊最大的國營農場,裡面的糧食堆積如山,種地清一色都是機器,按理說,人家也不缺黃豆啊。”
“有黃豆,幹嘛不自己磨豆腐。”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王川都沒有和邊境農場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