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撚子死沉死沉,要保證豆腐生産,一定要動用牲口,牛馬這種大牲口就不用想了,咱們同意,鄉親們也不同意。”
“反倒是那頭老驢,是時候讓它幹一些老本行了。”
衆人紛紛點頭。
連王川也不得不贊同張鐵山的想法。
僅靠人力推碾子,每天能做出的豆腐數量非常有限。
二三百斤的石碾子,一般人根本推不了多久。
即使是營養充足的王川,也不敢保證能連續推一兩個小時不休息。
換成其他肚子裡缺油水的鄉親們,恐怕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将一位壯漢累趴下。
耐力絕倫的驢子才是最好的拉磨工具。
不懂行的人肯定會覺得。
相比于驢子,體型更大的馬和牛才适合拉磨。
殊不知,這麼想大錯特錯。
牛和馬的力氣确實大,不過兩種牲口的體型也大。
農村磨坊空間有限,容不下兩種大牲口在裡邊幹活。
即使能夠容下,也做不到每天不停氣,一直拉磨。
反倒是驢子可以。
隻要蒙上眼睛,不敢說拉一天不換氣。
拉半天不休息絕對沒有問題。
以前是這樣。
自打公社成立,情況就變得不一樣。
牲口需要用于農業生産,拉磨點豆腐屬于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