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第1頁)

要知道。

大乾王朝施行的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簡單說,就是自由買賣。

因為戰亂的緣故,青州的旱田普遍價格不高,一畝薄田才五兩銀子,若是上等熟地,可能會賣到十兩二十兩銀子一畝。

這意味着,光是将軍賞的農田,就至少值幾十萬兩銀子。

或許有人會說戰馬的價值更高。

可賞賜不是等價交換,不是說林川幫助西隴衛補充了上萬匹戰馬,将軍就要賞賜他同等價值的田契地契。

所以林川隻有一個判斷——

将軍察覺到了某種危機,在盡自己所能,給鐵林谷鋪路。

胡大勇自顧自地念叨:“陳将軍特意說了,這些地原是通敵大戶的産業,土壤熟,水渠也現成,接手就能種。”

“接手?”南宮珏停了筆,“那是分給谷中百姓?還是賞出去”

這個問題,讓胡大勇也是一愣。

兩人齊齊望林川。

林川反應過來,搖搖頭:“不分。讓農稷房統管,按軍屯的法子來。劃地塊,編農隊,統一育種,統一耕種,收了糧食除了繳西隴衛的三成,剩下的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南宮珏皺起眉頭。

今天聽了太多新鮮詞兒了,有些他大概能猜到意思。可有些就聽不懂了

也不是不懂,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測

他思忖片刻,開口道:“軍屯倒是穩妥。分戶自種容易散了人心,統管起來,農稷房能統一調度耕牛、種子,出了岔子也有人擔責。”

“差不多這個意思。”

林川點點頭,“農隊設隊長,跟伍長似的,管着幾十戶人。什麼時候下種,什麼時候灌溉,種稻還是種麥,都聽農稷房的調度。工造房得給他們備足農具,營造坊去修水渠、蓋糧倉,商貨房負責把多餘的糧食運回來。五房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就能把這些地盤活。”

胡大勇越聽越糊塗:“這是軍屯?”

他知道的軍屯,要麼是戍田制,要麼是屯軍制,要麼是軍戶制。

可哪個聽起來都不像是大人說的意思。

“反正你明白意思就行了。”

林川也不多做解釋,“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那農戶能樂意?”胡大勇還是犯嘀咕,“不是自己的地,幹活能盡心?”

“讓他們有奔頭就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