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糧倉的事情,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顧建業的目光掃過衆人,“咱們紅旗溝,不僅僅是糧倉,家家戶戶的房子,包括咱們知青點,是不是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漏風、漏雨、不保暖、甚至有安全隐患?”
這話問到了所有人的心坎裡。李師傅和張師傅深有體會地點點頭,他們修了一輩子房子,對村裡房屋的狀況了如指掌。王大力等人更是感同身受,知青點的居住條件有多差,他們比誰都清楚。
“我想,”顧建業的聲音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咱們不能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得想個長遠的法子,徹底改善咱們的居住環境!讓大家都能住上牢固、暖和、亮敞的房子!讓這個冬天,不再那麼難熬!”
此言一出,屋内頓時安靜了下來。
改善居住環境?這可是個大工程!談何容易?
“建業同志,”李師傅皺着眉頭開口,“想法是好,可這工程量太大了!村裡哪有那麼多錢和材料?光靠咱們這點人手”
“錢和材料确實是問題,但不是不能解決。”顧建業胸有成竹,“錢,我們可以通過發展集體副業來掙;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土、石、木、草,關鍵是怎麼用,怎麼改良!人手,隻要大家心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站起身,走到牆邊,指着那幅已經更加完善的“鄉村建設藍圖”,開始詳細闡述自己的計劃:
“我的初步想法是,先從咱們知青點開始試點!我們人相對集中,思想也更活躍一些。就按照這個規劃來,拆舊建新,統一标準,建成幾棟保溫、采光、衛生條件都更好的聯排房!”
“聯排房?”王大力等人再次被這個新名詞吸引。
顧建業耐心地解釋了聯排房的優勢,以及他設計的改良土坯牆、泥瓦結合屋頂、升級版火炕,甚至是“地暖”的具體構造和好處。
他的講解深入淺出,既有專業的理論支撐,又結合了實際的可行性,特别是當他講到升級版火炕能比王大力他們屋的更省柴、更暖和,甚至能讓整個地面都熱起來時,王大力、趙強、孫明的眼睛都快放出光來了!
“真真能讓地上都熱起來?”趙強難以置信地問道。
“理論上完全可行,利用煙道餘熱就行,施工稍微複雜一點,但效果絕對好!”顧建業肯定地回答。
李師傅和張師傅聽得更是如癡如醉。顧建業說的很多東西,比如牆體保溫層、屋頂防水處理、煙道優化設計等,都是他們聞所未聞、但仔細一想又極有道理的!這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此刻看向顧建業的眼神,已經不僅僅是佩服,而是近乎崇拜了!這年輕人腦子裡裝的東西,簡直是座寶庫啊!
就連一直沉默的沈若雪,此刻也擡起了頭,清澈的眸子裡閃爍着思索的光芒。她雖然不懂建築,但顧建業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規劃以及話語中透露出的那種超越時代的視野,卻讓她隐隐感覺到,眼前這個看似普通的知青,絕非池中之物。
“所以,”顧建業結束了他的闡述,目光灼灼地看着衆人,“這個計劃,能不能成,關鍵就看在座的各位!李師傅、張師傅,你們是咱們紅旗溝技術的頂梁柱,很多施工細節離不開你們的把關和指導!”
“沒問題!建業同志你放心!隻要你需要,我們這把老骨頭随時聽你調遣!”兩位老師傅拍着胸脯保證,能參與這樣“開天辟地”的工程,他們也感到無比榮幸和興奮!
“王哥、趙哥、孫明,”顧建業又看向王大力三人,“你們是咱們知青點的骨幹力量,有力氣,有幹勁!我需要你們帶頭沖鋒,把大家夥兒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
“建業哥你放心!”王大力把胸脯拍得山響,“誰敢不聽話,看我不削他!為了熱炕頭…哦不,是為了大家能住上好房子,豁出去了!”趙強孫明也連連點頭,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睡在溫暖如春、地面都發熱的新房子裡的美好景象。
最後,顧建業的目光落在了沈若雪身上:“沈若雪同志,你心思缜密,做事有條理。我希望你能負責材料的管理、記錄,以及一些細節工作的協調。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沈若雪迎着顧建業的目光,沉默了片刻,然後輕輕點了點頭:“我盡力。”簡單的三個字,卻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認真。
“好!”顧建業用力一拍手,“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們這個‘紅旗溝鄉村建設核心小組’,就算正式成立了!從明天開始,咱們就分頭行動!我去說服李支書,争取大隊的支持!李師傅、張師傅負責摸底村裡的材料儲備和可用工具!王哥你們負責發動其他知青,先從清理場地、準備基礎材料開始!沈若雪同志負責制定一個詳細的材料需求清單和管理辦法!”
任務分配清晰明确,責任落實到人。
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幹勁和希望在心中升騰!
一群身份各異、性格不同的人,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标,因為一個充滿魅力的藍圖,也因為一頓簡單卻意義非凡的炖肉,凝聚在了一起!
萬事開頭難,但最難的第一步,顧建業已經成功邁出!
接下來,就是去說服那位掌握着最終決策權的老支書了!他相信,憑借着已經建立的威望和這份切實可行的計劃,李順才沒有理由拒絕一個能讓紅旗溝改天換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