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頁)

顧建業苦笑一聲,他可沒學過打鐵!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一直安靜地負責材料管理的沈若雪,忽然開口了。

“關于工具,”她的聲音依舊清冷,但語氣卻很肯定,“我或許能想到一些辦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沈若雪似乎不太習慣成為焦點,耳根微微泛紅,但還是繼續說道:“我記得,我下鄉時帶的一個箱子裡,好像有一些家裡人用不上的舊工具,或許能派上用場。另外,我父親以前認識一位在縣農機修造廠工作的叔叔,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聯系或許可以試着去縣裡尋求一下幫助?看能不能淘換到一些二手的,或者處理的工具零件?”

這番話,瞬間讓周圍的人都激動了起來!

知青下鄉帶工具的不多見,而且聽她的口氣,似乎還不是一般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她在縣裡竟然還有“關系”?!這在信息閉塞、人脈就是資源的年代,簡直是巨大的驚喜!

“沈沈妹子!你你說的是真的?”王大力激動得差點從炕上跳起來,“你真有辦法弄到工具?”

沈若雪被衆人灼熱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微微低下頭:“我得先回去找找看,不确定有什麼。至于縣裡的關系很多年沒聯系了,隻是試試看,不敢保證一定能成。”她話說得很保守。

“試試!一定要試試!”李順才當機立斷,“沈知青,這件事就拜托你了!需要什麼證明或者介紹信,隊裡全力給你開!要是真能弄來工具,你就是咱們工程的大功臣!”

“我盡力。”沈若雪輕聲應道。

顧建業深深地看了沈若雪一眼。他早就覺得這個氣質獨特的女孩不簡單,沒想到她竟然在關鍵時刻,抛出了這樣一個重要的“底牌”。她口中的“家裡人”和“縣裡的叔叔”,背後隐藏的故事,恐怕遠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不過,眼下解決工具問題是當務之急,顧建業沒有深究,隻是真誠地說道:“沈若雪同志,那就辛苦你了。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感謝你的努力。”

沈若雪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至此,制約工程進度的三大難題——石灰、木材、工具,都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雖然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不确定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一點點運氣,但至少,前進的道路再次變得清晰起來!

顧建業的心中,也充滿了期待。他期待着土石灰試驗的結果,期待着烘幹棚的效果,更期待着沈若雪能帶來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