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紅旗溝建築工程隊的名聲越來越響,業務越做越大,曾經那個貧瘠偏僻的小山村,俨然成了整個平安縣,乃至周邊地區最炙手可熱的地方。
拖拉機、卡車在通往紅旗溝的山路上往來穿梭,運進的是水泥、鋼筋等工業原料,運出的則是一批批标準化的預制構件和訓練有素的施工隊伍。
村子裡的變化,更是日新月異。一排排嶄新的、規劃整齊的青磚紅瓦房拔地而起,寬闊平整的道路,幹淨衛生的公共廁所,甚至還有一個像模像樣的、挂着“紅旗溝建築技術夜校”牌子的磚瓦教室。
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男人們在外面幹工程,掙回了比種地多幾十倍的票子和工分;女人們在家裡也不閑着,顧建業指導她們成立了“後勤保障隊”,負責給工程隊做飯、縫補衣物,同樣能領到一份不菲的收入。
家家戶戶的臉上,都洋溢着富足和希望的笑容。
但紅旗溝的異軍突起,也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招來了某些不懷好意的觊觎。
這天,一輛黑色的轎車高調地駛進了紅旗溝。
車門打開,下來一個大腹便便、油頭粉面的中年男人。他穿着一身當時極為罕見的的确良西裝,戴着一塊锃亮的梅花牌手表,手指上還套着一個碩大的金戒指,渾身上下都散發着一股暴發戶的氣息。
他是平安縣物資局新上任的一把手,趙德勝,人稱“趙二爺”。
趙德勝是靠着鑽營投機起家的,在平安縣關系網複雜,手下掌管着全縣所有緊俏物資的調配大權,比如鋼材、水泥、木材等等。可以說,在平安縣搞建設,誰也繞不開他這尊“活菩薩”。
紅旗溝建築隊聲名鵲起,需要的物資也越來越多,自然也就進入了趙德勝的視線。
“哎呀!這就是遠近聞名的紅旗溝啊!果然是氣象一新呐!”趙德勝一下車,就操着官腔,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李順才和顧建業得到消息,立刻趕來迎接。
“歡迎趙局長大駕光臨!歡迎歡迎!”李順才客氣地伸出手。
趙德勝卻隻是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他一眼,連手都懶得握,徑直走到顧建業面前,用一種毫不掩飾的、審視貨物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
“你,就是那個顧建業?”趙德勝的語氣,充滿了居高臨下的傲慢,“年輕得很嘛。聽說,你小子最近在縣裡很威風啊?”
顧建業的眉頭不自覺的皺了一下。他從對方的眼神和語氣裡,已經嗅到了一股熟悉的、令人作嘔的貪婪和腐臭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