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工程隊的日常運營和項目管理,我提議,成立一個工程管理委員會。由李順才支書擔任總顧問,李師傅、張師傅擔任技術總監,王大力、趙強、孫明擔任各施工大隊的負責人。所有項目,集體決策,分工負責。”
“而我将和林博文技術員一起,成立紅旗溝技術研發中心!我們的任務,就是不斷攻克新的技術難關,儲備更先進的建築方案,為我們工程隊,提供源源不斷的核心競争力!”
“同時,我們的夜校,要升級!要擴大!要從一個簡單的掃盲班,變成一個真正的建築技工學校!我們要培養出自己的設計師、預算員、項目經理!我們要讓紅旗溝,不僅能輸出工程隊,更能輸出人才,輸出标準!”
這番話直接讓在場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動起來,他們終于明白,顧建業的“功成身退”,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另一個更大計劃的開始!
李順才激動得嘴唇都在哆嗦,他看着顧建業,隻覺得這個年輕人的遠見簡直不像是這個時代的。
林博文也站了起來,鄭重地對衆人說道:“我支持顧主任的決定!我願意加入技術研發中心,将我所學,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和大家一起,為紅旗溝的未來努力!”
他知道,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能跟在顧建業身邊,親身參與那些超前技術的研發,比在省設計院畫十年圖紙的收獲還要大!
就這樣,在顧建業的主導下,紅旗溝建築工程隊完成了第一次曆史性的組織架構升級。顧建業從一個事必躬親的“創業者”,成功轉型為一個隐于幕後、掌控核心技術和發展方向的“掌舵人”。
而他為“技術研發中心”定下的第一個攻關課題,就足以讓所有人感到窒息,竟然是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紅旗溝小型水力發電站項目!
當顧建業在夜校的黑闆上,畫出水電站的攔河壩、引水渠、壓力前池、水輪機和發電機的結構示意圖時,所有人都被這個“用不花錢的水來發電”的宏偉構想徹底鎮住了!
“這這真的能行嗎?”有人小聲地問。
“理論上,完全可行。”顧建業的語氣平靜而自信,“但它面臨的技術難題,比我們之前遇到的任何一個,都要複雜百倍。”
他指着圖紙:“第一,大壩的選址和結構設計,必須進行精确的地質勘探和水文測算,這需要最專業的知識,一步都不能錯。否則,就是滅頂之災。”
他看向林博文:“林工,這項任務,我交給你。你的理論功底紮實,由你來負責前期的勘探和數據分析,最為合适。”
林博文的眼中,瞬間燃起了熊熊的戰意!他知道,這是顧建業對他的考驗,也是他證明自己價值的最好機會!他重重地點了點頭:“保證完成任務!”
“第二,”顧建業繼續說道,“核心設備——水輪機和發電機。我們買不起,隻能自己造!這需要精密的機械設計和高超的鍛造、加工技術。”
他看向一直旁聽的王鐵錘師傅:“王師傅,我來出圖紙,你來負責實現它。這會是你這輩子,打過的最複雜、也最光榮的鐵!”
王鐵錘師傅激動得滿臉通紅,用力地拍着胸脯:“顧師傅您放心!我這把老骨頭,就交給您了!”
“第三,也是最難的一點,”顧建業的表情變得凝重,“發電機需要大量的銅線來繞制線圈。銅,是國家管控的戰略物資,我們幾乎不可能通過正常渠道搞到。這,是整個項目成敗的關鍵。”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知道,這個問題,幾乎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