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和李林的看到了長安交通大學的公章。
确定無誤後拿出簽字筆在乙方欄簽名,從公文包裡拿出公司的公章落印,站起來隔着會議桌與陳紅磊交換合同。
合約正式簽訂,兩人言笑晏晏親切握手,随行人員紛紛鼓掌慶祝。陳副校長把合同交給助手,用嚴肅的口吻說:
“交大作出了最大的讓步,給出了最大的誠意,希望李先生不要辜負這份誠意。”
“我還是覺得時間緊。”李林得了便宜還賣乖,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如果時間再寬裕幾天就能盡善盡美。”
“你少來這套!”陳副校長哈哈笑,拉着他的手一起離開會議室,走出圖書館小聲說:
“盼盼有沒有來?好幾年沒見過她了。”
“她在鄭城處理私事,過幾天再來看望您。”
離開學校回到下榻的賓館,李林召集衆人讨論怎麼做這筆生意,怎麼在40天之内交付10萬冊圖書?
大家各抒己見讨論到深夜,最後李林決定放棄招标,直接聯系出版社要求他們供貨。
首先在10天之内完成首批的兩萬冊,李林制定了由内向外的采購策略,先收集出版地在長安本市的書籍,再收集陝省的,最後是省外的。
出版地在豫省的單獨篩選出來,整理成電子表格發到公司郵箱裡,讓鄭城的員工負責。
用微軟自帶的eail發電子郵件是真的麻煩,李林發了幾次總是莫名其妙的失敗,于是直接扔給副總沈華讓她搞定。
未來那些耳濡目染163、126等郵箱還沒出生,李林衷心的希望那些“挨踢”大佬們趕緊把電子郵箱搞出來上線給他用。
精通電腦的沈華發完郵件又連夜整理交大提供的電子清單,先篩選出版地在長安的圖書,把數據保存在軟盤裡交給李林。
第二天早上繼續開會,沈華彙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