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買面粉不但要錢還要票,吳桂花這樣的普通老百姓,想天天買幾十斤面粉,簡直比登天都難。
幸好農機廠掌控着整個縣的農業命脈,還不算缺糧食,否則就是包子饅頭香的吞舌頭,也隻能幹瞪眼。
吳桂花歡快的站起來猛瞪三輪車,趕往礦山。
每天三十斤面粉和苞米面聽着多,其實折算成錢才十塊出頭兒。
所以她打算把這些面粉再變成包子饅頭,送進礦山,換成更多錢。
這麼做是很折騰,但在沒有開放經濟之前,就是最安全的辦法。
農機廠解決原材料,礦山讓利益更大化。
徐良鑽進修車鋪子的時候,一見吳桂花拿出兩合面包子,他立刻就猜到了。
“哈哈,我這幾天總聽人家說農機廠的包子好吃,還納悶他們食堂是不是換大廚了?沒想到是吳大姐出手了!”
吳桂花大大方方塞給他一個包子,又給了黃師傅一個。
“别說我有好東西,不想着咱們礦山。這包子是我親手包的,以後送到咱們食堂,隻收七分錢一個,不要票。每天最多送三百個,你看看怎麼樣?”
徐良還想說三百個有些多,畢竟下井工人可沒有農機廠職工富裕,七分錢買兩個窩頭都能吃飽了。
但一個包子下肚,他把這話也一起嚼嚼咽了。
這麼好吃的包子,大夥兒就是不置辦三十六條腿兒娶媳婦,也得買幾個解饞啊!
很快,徐主任又被找了出來。
吳桂花想起徐主任和霍城野是戰友,還有些緊張。
但看看包子餡兒是白菜木耳,沒啥出奇和值得懷疑的地方,她又放了心。
而徐主任說話也很熱情,“多謝吳同志有好東西,還想着我們礦上。這樣,包子就是七分的價格,我們後勤不收任何費用,直接放到食堂窗口賣。
“但出了任何問題,還是吳同志負責,咱們要事先要簽一個協議,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