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前想後,唯有三朝元老的大國師出面,才能平息此次風波。
而麻煩的地方就在于,大國師早已隐退,如今更是不知去了哪裡雲遊。
況且,崔漱音也不敢保證,就算将大國師找來,他是否會出手願意幫他們。
聽聞這位大國師為人正直剛毅,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
以她和宴九霄如今的名聲,恐怕大國師反而還要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這怎麼看,他們現在都已經被逼到了絕路。
再這樣下去,等汝親王進京之日,隻怕就是逼宮之時了。
崔漱音眉頭緊鎖,沉默地看向宴九霄,見他依舊波瀾不驚,仿佛沒事人一般,頗有閑情雅興,竟還有心情去看那些彈劾他的奏折。
她不禁面露疑惑,但很快轉念一想,面前這位可是手眼通天的九千歲,就連昏君的死,也有他的算計在其中。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沒有辦法應付現在的局面呢?
想到此處,崔漱音不由放松下來,慵懶地向後靠坐,笑道:“看九千歲這坦然自若的樣子,怕不是已經想好了對策,就看我一人勞神煩心吧?”
“哪裡,哪裡,雜家的想法,其實和太後娘娘是一樣的。隻是,太後娘娘心緒不甯的原因,是既沒有大國師的去向,也不知大國師的态度,所以殚心竭慮罷了。”
宴九霄将手裡的奏折單獨丢到另外一張桌子上,才擡頭看向崔漱音。
四目相對,宴九霄自信從容的氣息,如一陣清風,掃去崔漱音内心的煩躁與不安。
她莫名更加放松,多日不安的情緒也瞬時煙消雲散。
“既然九千歲知我心中所想,是已經有了動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