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國家曆史博物館,這座古老而莊嚴的建築,在林逸眼中,已不再僅僅是文物的陳列之地,更是一個隐藏着緻命危機的戰場。
圍繞着“中華文明溯源展”項目發生的系列異常事件,以及那個突然出現的安保顧問陳建國,像一張不斷收緊的網,将“織網者”的觸角暴露出來。
軍工廠反間諜小組,在林逸的指揮下,以最隐蔽的方式滲透進了博物館。
他們化裝成博物館工作人員、技術維護人員、甚至普通的參觀者,對博物館内部,特别是展覽區域和安保系統,展開了全方位的秘密偵察和監控。
陳建國,這個名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此刻正成為他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根據初步調查,陳建國的履曆堪稱完美:退伍軍人,擁有多年安保經驗,曾在多家重要機構擔任要職,甚至在某些官方文件中,他的表現被評價為“優秀”、“可靠”。
然而,在林逸和李衛民看來,這份過于“完美”的履曆本身,就充滿了疑點。
“他的檔案,在某些關鍵時間點上,存在一些模糊和空白。”
情報分析師在秘密指揮部中彙報道,“比如他退伍後到進入第一家安保公司之間的幾個月,沒有任何記錄。他聲稱是在家休息,但沒有任何人能證明。”
“而且,他進入博物館安保團隊的過程也有些蹊跷。”
另一名偵察員補充道,“雖然有上級部門的推薦函,但過程異常順利,幾乎沒有經過嚴格的背景審查,這與博物館對核心崗位人員的要求不符。”
林逸聽着報告,眼神愈發凝重。
這些看似微小的瑕疵,在訓練有素的情報人員眼中,卻是巨大的漏洞。
“他現在在哪裡?在做什麼?”
林逸問道。
“他在展覽區域巡視,檢查布展進度和安保措施。”
監控畫面上,陳建國穿着一身筆挺的制服,面帶微笑,與博物館工作人員交流着,“他顯得非常專業,對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