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1頁)

“真的假的?那不是以卵擊石嗎?人家可是國家級的專家!”

“你懂啥!我可聽說了,是新來的那個周政委,嫌蘇組長她們水平不行,想讓專家把項目接過去!蘇組長不服氣,這才要比的!這是為了咱們大家夥兒争口氣!”

“嗨!我說呢!蘇組長那是什麼人?能讓咱們屋裡跟春天一樣暖和的神人!我看啊,這事兒不好說!京城的專家就一定比咱們蘇組長厲害?我可不信!我站蘇組長這邊!”

輿論迅速發酵,幾乎所有人都站在了蘇棠這邊。

大家樸素地認為,蘇棠是為軍區辦了實事的人,是自己人,是能讓自家婆娘孩子不受凍的好同志,不能讓外來的官僚和專家給欺負了。

強大的輿論壓力,很快就傳到了周懷安的耳朵裡。

他坐在辦公室裡,聽着秘書的彙報,臉上的笑容第一次有些挂不住了。

他心裡煩躁地罵了一句。

他沒想到,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同志,竟然有這種手段,三言兩語就把他推到了群衆的對立面,把他逼到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境地。

拒絕比賽?那就像耿向東說的,是心虛,是對上級派來的專家沒信心,是打總部的臉,這頂帽子他戴不起。

同意比賽?他總覺得這裡面有坑,但蘇棠的提議光明正大,理由是為了“選出最好的爐子為人民服務”,他找不到任何反駁的借口。

最終,在錢學東所長和幾位軍區常委的建議下。

周懷安隻能捏着鼻子,親自批準了這場“技術交流公開賽”,并且,他還得“順應民意”,親自擔任這場比賽的“總裁判”。

三天後,京城專家組一行五人,乘坐軍用飛機,抵達了日光城。

領隊的,是一位名叫高棟梁的五十多歲的老工程師,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穿着一身嶄新的中山裝,渾身都透着一股不苟言言笑的嚴謹和自視甚高的傲氣。

在研究所專門騰出來的會議室裡,周懷安和錢學東親自接待。

一番客套後,蘇棠作為項目組長,将一份圖紙遞了過去。

“高工,這是我們項目組目前研究出的聚熱循環爐的基礎版設計圖,請您和各位專家指點。”

高棟梁扶了扶眼鏡,接過了圖紙。

他身後的幾個年輕專家也探過頭來,臉上帶着審視的表情。

高棟梁看了一眼,隻是草草掃了幾眼,便将圖紙放在了一邊,嘴角撇了撇,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嗤笑。

“嗯,設計思路有點意思。”他用一種長輩指點晚輩的口吻說道,“不過,結構還是太簡單了,很多細節考慮不周,像是些沒經過系統學習的人搞出來的小聰明,上不了大台面。小同志,科研工作,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能總想着投機取巧,明白嗎?”

他身後的一個年輕專家也附和道:“是啊,高工說得對。這種設計,熱效率能超過百分之四十就算頂天了,跟我們目前成熟的技術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蘇棠隻是微笑着聽着,不做任何辯解,她要的,就是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