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他們看到前方有炊煙升起。走近一看,是個不大的村子,雖然也顯得破敗,但至少有人煙。幾個小孩在村口玩耍,看到陌生人立刻跑回村裡報信。
不一會兒,一個拄拐杖的老者帶着幾個青壯年迎了出來,臉上帶着警惕。
"你們從哪兒來?"老者問道。
林大山上前行禮:"老丈,我們是從北邊林家莊逃荒來的,想讨碗水喝。"
老者審視着這一家老小,目光在陳秀紅懷中的嬰兒和年邁的周翠花身上停留了片刻,神色稍微緩和:"進來吧。但别指望太多,我們村也快斷糧了。"
林家人被帶到村中的一口井邊,有人打上來一桶清水。他們輪流喝着,感激不盡。小滿喝飽了水,竟然咯咯笑了起來,引得村裡幾個婦女圍過來看。
"多大了?"一個中年婦女問。
"剛滿半個月。"陳秀紅回答。
婦女們發出驚歎和同情的聲音。很快,有人拿來了一小碗米粥,說是給産婦補身子的;還有人送來了一塊粗布,可以當尿布用。
林大山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隻能連連作揖。老者擺擺手:"不用謝。這年頭,誰還沒個難處?"他頓了頓,"你們打算去哪兒?"
"聽說南邊年景好些"林大山含糊地回答。
老者歎了口氣:"南邊也旱,隻是比這邊略強。再往東南走兩天的路程,有個大集鎮,叫青林鎮。那裡有善人設粥棚,逃荒的多半往那兒去。"
這個消息讓林家人精神一振。有粥棚就意味着有活路!
"不過"老者壓低聲音,"路上不太平。前幾天有夥流寇在附近出沒,專搶逃荒的。你們老弱婦孺的,千萬小心。"
林大山心頭一緊,下意識摸了摸懷裡的鐮刀——那是他唯一的武器。
謝過村民後,他們繼續趕路。這次有了明确的目标——青林鎮。林小草甚至哼起了小曲,腳步輕快得像隻小鹿。
"到了青林鎮,也許能找到活幹。"林大山對妻子說,"我有力氣,能扛包、能挖渠"
陳秀紅點點頭,眼中閃爍着希望的光芒。就連周翠花的腳步也變得有力起來,拐杖敲在地上的聲音清脆了許多。
隻有林小滿對未來的艱險一無所知,在母親懷裡安然入睡,夢中偶爾露出無齒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