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1頁)

第二天傍晚,夕陽的餘晖為清河鎮的青石闆路鍍上一層金邊。林小草仔細整理好藥櫃最後一格當歸,向鄭掌櫃告假後,跟着早已等候多時的周家婢女向周家走去。

不多會兒就到了周家,見到了周清荷,“小姐,我來啦。”小草見到同齡人,還是女孩,就忍不住顯現出小女兒的嬌憨。“小草,怎麼那麼晚,我等你好久了。”周清荷開玩笑責備道。“抱歉抱歉,請教了鄭掌櫃一些問題耽擱了。”小草連忙解釋。

“哈哈哈,跟你說笑呢,來,快進來,就等着你呢。”周清荷拉住小草的手,"今日娘親特意讓廚房做了桂花糕,說是要犒勞我們勤學。"周清荷帶着林小草穿過走廊,腳步輕快地向周夫人所在的院子走去。她今日換了件藕荷色對襟襦裙,發間一支銀簪随着步伐輕輕晃動,在夕陽下閃着細碎的光。

林小草低頭看了眼自己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下意識将沾着藥漬的袖口往裡掖了掖。周清荷察覺到她的動作,反而将她的手拉得更緊:"我娘最不喜那些虛禮,你且放寬心。"

轉過兩條長廊,眼前豁然開朗。周家主院前兩株百年銀杏巍然矗立,金黃的扇形葉片随風飄落,鋪就一條松軟的地毯。朱漆大門上"濟世為懷"的匾額筆力遒勁,據說是當朝太醫院院使親筆所題。

還未進門,濃郁的藥香便撲面而來。不同于回春堂混雜着病患氣息的藥味,這裡的香氣清冽純粹,像是上百種藥材在陽光下晾曬後的精華。

"娘!我們回來了!"周清荷推開雕花木門,領着林小草穿過回廊。庭院裡錯落擺放着數十個竹篩,上面攤曬着各色藥材。一位身着靛青色長衫的婦人正在翻動其中一篩茯苓,聞聲擡頭,眼角泛起溫柔的細紋。

周夫人約莫四十出頭,烏發間已見銀絲,但那雙眼睛卻明亮如星,透着醫者特有的敏銳與慈悲。她放下手中的活計,用腰間系着的素布擦了擦手:"小草來了?聽清荷她爹說你爹受傷了,現在好些了嗎?"

林小草正要行大禮,被周夫人一把扶住:"在我這兒不必如此。"夫人的手掌溫暖幹燥,指腹有着常年切脈留下的薄繭。

"多謝夫人關心,家父傷勢已無大礙。"林小草恭敬答道。

“那就好。"她轉頭對女兒笑道,"清荷,去把我書房裡那套《本草備要》拿來。"

周清荷吐了吐舌頭:"娘又說我半途而廢,那套書我才看到第三卷"

"所以要多向小草請教。"周夫人領着她們往偏廳走,沿途的木架上擺滿青瓷藥罐,每個罐子都用蠅頭小楷标注着藥名與采收日期,"這孩子雖出身鄉野,但對藥性的理解頗有靈性。"

偏廳裡,紅木案幾上已備好茶點。周夫人親手沏了盞菊花決明子茶遞給林小草:"先潤潤喉。清荷說你近日在學脈象?"

茶湯清亮,菊花的清香中帶着決明子特有的微苦。林小草雙手接過茶盞,小心地抿了一口:"回夫人話,鄭掌櫃剛教了浮、沉、遲、數四脈。"

"來,伸手。"周夫人突然扣住她的手腕,三指精準地落在寸關尺上,"說說看,此刻是什麼脈象?"

林小草屏息凝神,感受着指尖下的跳動:"脈來流利,如珠走盤是滑脈?"

"不錯。"周夫人滿意地點頭,又拉過女兒的手,"清荷,你來試試。"

周清荷緊張地咬着下唇,手指在母親腕間來回移動:"好像有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