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1頁)

"這叫數脈。"林小草小聲提醒,"像數豆子一樣又急又快。"

周夫人眼中閃過驚喜:"正是如此!你們兩個配合倒是默契。"她起身從多寶閣取下一個錦盒,"這是我年輕時用的脈枕,今日便送給你們共同研習。"

錦盒裡躺着一個繡有八卦圖案的緞面脈枕,邊緣已經有些磨損,顯然跟随主人多年。周清荷驚呼:"這不是外祖父給娘的及笄禮嗎?"

"醫者之道,貴在傳承。"周夫人将脈枕鄭重放在兩人手中,忽然正色道,"不過今日,我要考考你們另一個本事。"

她擊掌三聲,仆役領着三個面色各異的男子進來。第一位面黃肌瘦,第二位滿臉通紅,第三位則不停揉着太陽穴。

"望聞問切,望診為先。"周夫人示意他們站到光線下,"說說看,各自是什麼症候?"

林小草仔細觀察着第一位男子泛着青黃的指甲,又見他眼白渾濁,輕聲道:"可是黃疸之症?"

周清荷則注意到第二位男子呼吸粗重,頸間血管突突直跳:"這位大叔面色潮紅,怕是肝陽上亢?"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竟将三個病患的症狀說了個八九不離十。周夫人欣慰地點頭,親自示範如何通過舌苔辨别濕熱輕重,又教她們用銅鏡反光觀察病人眼底的變化。

不知不覺間,暮色已深。周家仆役點亮了琉璃燈,暖黃的光暈籠罩着案幾上攤開的醫書。林小草正專心謄抄周夫人注解的《金匮要略》,忽然聽見周清荷驚呼:"娘!小草寫的脈案比我的還工整!"

周夫人俯身看去,隻見林小草的筆記不僅字迹清秀,還将各類脈象繪成小圖,旁邊标注着生動的比喻:浮脈如木浮水,沉脈似石投淵。

"好一個似石投淵。"周夫人忍不住擊節稱贊,"鄭掌櫃果然沒看錯人。"她轉身從書櫃頂層取下一冊裝幀古樸的手劄,"這是我行醫二十年的心得,你們拿去參詳。"

林小草雙手接過,指尖微微發顫。這手劄的紙張已經泛黃,邊角處還有被藥汁浸染的痕迹,每一頁都密密麻麻記着疑難病例和用藥體會,堪稱無價之寶。

回程時,周清荷執意讓家仆提着燈籠相送。月光下,兩個少女的影子交疊在青石闆路上,懷中的醫書沉甸甸的,仿佛承載着某種神聖的傳承。

"小草,你說我們以後會不會像娘那樣,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女大夫?"周清荷突然問道。

小草心裡一突:小姐為什麼說我們…難道她知道我是女扮男裝了?那我還能不能在回春堂當學徒?

“小姐,我也說不準,但是我知道,隻要努力,一定會夢想成真的。”小草斟酌着言語,刻意回避這個問題。

林小草望着遠處回春堂的燈籠,想起受傷的父親和年幼的妹妹,不知道前路該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