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趙金民和趙小山父子倆跟被打了‘強心針’似的,激動的手都直哆嗦,“謝謝、謝謝,小宋廠長。”
父子倆感謝完,一刻鐘都不想耽誤,開着挖掘機就上山了。
這就對了!
看看多積極,這教親兒子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等趙金民把趙小山教會了,再說趙小山教其他人,反正,他暫時是跑不了的!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霍志剛把挖好的魚塘從裡到外,徹底檢查了一遍,确定沒問題了,才讓人把水引進塘裡。
藕塘也挖完了,李保海帶着人正在修整。
趙金民一邊教兒子,一邊開着挖掘機修理荒地。
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江水引進魚塘,需要放置幾天後,才能把魚苗往裡投,宋念華抽着這幾天的空兒,帶着霍志剛去取魚苗兒和飼料。
京市農業局下屬的養殖廠,建在遠郊的鞏縣,距離京市五十多公裡,兩人到了後,先找招待所住進去,休息半晌後,就去養殖廠了。
鞏縣,以盛産水産出名,有萬畝的魚塘,伴着也養一些蓮藕,宋念華來到時,入目是一眼望不到邊兒的魚塘,仿佛一塊巨大、波光粼粼的鏡子,旁邊的荷塘,荷花還未開敗,亭亭玉立,荷葉錯落有緻的鋪在湖面上,在陽光照耀下,美的好像一幅畫兒。
看着就讓人心曠神怡!
“好大啊!”
宋念華羨慕看着,暗暗下了決心,早晚要把宋家屯的魚塘和荷塘,也擴建成這樣兒。
她一路欣賞着,來到養殖廠門衛處,拿出北京市農業局開的條子給門衛看,跟他說要見魚塘的場長。
門衛處的人見到蓋着大紅章的文件,不敢耽誤,一路小跑去跟場長彙報了。
養殖場的陳場長,看着手裡的文件,眉頭緊皺,“你問仔細了,是宋家屯的,叫宋念華,是個知青?”
“是,廠長,那宋念華是個小姑娘,年紀看着不大,還跟着個四、五十歲的男的,現在就在門衛處坐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