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1頁)

“去縣裡買肥料,因為不認字,買錯過多少回?别的村的幹部們每天讀書看報的,國家有啥新政策,總是第一個知道,人家就知道為公社争取,為自家村子‘讨好處’。”

“可咱村兒呢,整個就跟瞎子似的,啥都不知道,說句不好聽的話,‘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咱們因為這個兒,又吃了多少虧!”

孫春梅一番話,說的村幹部們都低下了頭。

“咱們這輩子,沒趕上好時候,也就認了,可娃娃們呢?”

“我們家那幾個孩子,大家夥都知道,你别看大勇二勇,現在都開上了車,當了司機,可他們以後的前程,肯定沒有勝利好。”

“咱家是貧農,思想覺悟上沒問題,勝利畢業後,那城裡的大廠肯定上趕着招他去當工人,吃喝歸廠子管,幹的好,廠子還能給分房子。”

她按着宋念華教給她的話,‘賣力’說服村幹部們。

“城裡的廠子管吃管喝,還管房子?有這好事?”宋大虎驚訝。

“對啊。”宋念華開口道:“城裡那些大廠子,都有食堂,每月都給工人發飯票,不要錢的那種兒,廠裡有專門燒開水的地方,工人們想喝就去打,啥時候都能喝上開水。”

“至于房子,都是廠子給建的,三、四層的小高樓,隻要在廠子裡工作到規定的年頭兒,廠裡就給分房子,也是不花錢的。”

“而且,工廠裡,學曆越高,待遇越好,初中學曆大部分都是工人,要到機器上幹活,就像脫殼廠的女知青們似的,像勝利這種高中畢業,或工家兵大學出來了,就是坐辦公室,每天寫點字,喝着茶水看着報紙,輕閑的很呢!”

“這都是我親眼看到過的,沒有一點假。”

宋念華一臉認真。

孫春梅咐合,“别的不說,你們就看我家念華,高中畢業,有知識有文化,自從來到村兒幹了多少事,幫着解決了多少問題,這不就是有知識的力量嗎?”

“還有脫殼廠那些女知青,因為啥能在廠裡幹活,不是因為他們認識外國字嗎?”

“咱村的這些人進不去脫殼廠,也進不了魚塘,甚至連機耕隊都不要咱們,為啥啊?不就因為咱們不認字嗎?那咱們要也念了書,能寫會算了,咱們是不是也能當工人,進廠子領工資,就不用下地幹活了。”

宋念華點頭,贊同道:“是啊,叔伯們,咱們農民同志,幾輩子生活在村裡,咱們、或者咱們的孩子,隻有走‘念書’這條路,是最快能讓咱們離開農村,改變命運的。”

她和孫春梅默契‘打着配合’,句句直戳村幹部們的‘心窩子’。

雖然現在整個社會都在呼籲,‘勞動光榮,貧下中農最光榮’!

可村裡人有一個算一個,誰不羨慕城裡人過的日子?誰不想吃吃喝不用花錢,捧上鐵飯碗?

可,他們縱然再羨慕,也沒有機會了!

但他們的孩子不一樣,他們還小,有着無限的可能

他們動搖了。

“春梅,你這話說的有道理,可是,這掃盲班,公社都沒辦呢,咱村先搞起來了,是不是有點”

村支部主管生産的李主任,猶豫開口。

“公社是沒辦‘掃盲班’,可有夜校啊,本質上跟‘掃盲辦’是一樣。”宋念華解釋,又趁機‘添了一把火’,“各位叔伯們,我覺得我二嬸的想法,是造福鄉親們的好事,也是為我們村娃娃們着想。”

“而且,也光不了幾個錢,房間咱們有現成的,我看村支部旁邊的那間小倉庫就不錯,可以先讓大家夥兒在那兒上課。”

“至于老師,村子有現成的,知青們最差也是初中畢業,教鄉親們都沒問題。”

“如果你們同意,我可以從脫殼廠的女知青中,挑選兩個當老師教你們,這樣脫殼廠空出的兩個工位,就在村裡招工人了。”

宋念華扔下一‘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