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勤快的漢子們,争搶着報名,很快就招了二十多人,宋念華也趁機把男知青們‘塞’進去,安排他們跟村民們一起‘挖地基’。
把所有知青都收到‘麾下’後,宋念華就開着三蹦子去縣城買青磚了。
——
縣裡唯一的一家磚廠,全縣用的磚塊,都是由這兒燒出來的。
磚廠挺大,生産兩種磚,以青磚為主,也會應客戶的要求,生産一些土磚。
按照宋家屯村幹部們的意思,這回蓋教室用土磚就行,畢竟自家住的房子,就用的都是土磚,這麼多年也挺好的。
可宋念華卻不這麼想,她計劃的更長遠,據這段時間觀察,躍進大隊下屬二十個村子,都沒有學校。
就連縣城,也隻有兩所小學,一所中學和一所高中。
縣城距離宋家屯大概十五公裡,跟别的村子也差不多,步行一個來回要四個多小時。
宋念華開着三蹦子,來回一趟也得一個多小時。
孩子們想上學,光交通問題就解決不了,這一點,就讓許多窮人家的孩子,望而卻步了。
所以,如果她能在宋家屯開上一所小學,連着初中,那麼,十裡八村的孩子們,就有了一個上學,學習知識的機會。
她不是‘聖母’,但如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幫助一些祖國的‘花骨朵兒’,她也不會小氣。
不就是花幾個錢兒嘛!
姐姐現在又不缺!!
抱着這種想法,宋念華一口氣從磚廠買了四萬多塊青磚,青磚一分二厘兒一塊兒,花了四百多塊錢。
她準備先蓋三間新房,兩間當教室,一間大人用,一間孩子們用,剩下的一間,先給老師們當宿舍,以後如果學生收的多了,再改成教室。
用三蹦子拉了兩趟,才把青磚運回宋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