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裡,劉鐵柱‘幹淨利落脆’的直接辭了養豬廠的工作。
省養豬廠工人多了去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而且,他隻是個臨時工,管人事兒的幹事把劉鐵柱的檔案調出來,直接轉到躍進公社。
就這樣,劉鐵柱就成了宋家屯養豬廠的副廠長了。
事情辦完當天,宋念華一行人就拉着豬回了宋家屯,劉鐵柱也跟車一起來,畢竟,那些母豬落地就得有專業的人照顧着。
至于劉鐵柱現在的老婆和孩子,則留在遼省慢慢收拾家裡東西,然後,等一切收拾好了,再自己來宋家屯。
因為怕路太颠簸,傷了母豬肚子裡的崽子,宋念華特意讓司機開慢點,本來幾個小時的路程,她們硬生生開了一整天,才到宋家屯。
車子一進村兒,就直奔豬圈而去,聽到動靜的鄉親們圍上來了,一眼看見大車裡的肥壯的母豬,臉上瞬間笑開了花。
“天啊,這麼多大肥豬!!”
“念華真把豬搞來了,來來,你們快來看看,這豬一看喂的就好,這身肥膘兒。”
“咱村真要開養豬廠了,這、這,咋好像做夢似的呢!!”
“做啥夢,自從念華來了後,咱村兒那件事,不想做夢!!”
鄉親們圍在豬圈邊兒,紛紛議論着。
村裡的豬圈,孫春梅早就讓人打掃的幹幹淨淨了,還特意用石灰消了一遍毒,車子停下後,村裡的壯漢們紛紛跳上車,幫忙‘卸豬’。
母豬被突然的來人,吓的‘嗷嗷’直叫,村民們聽到豬叫聲,卻興奮的大笑起來。
能叫好啊,能叫代表着豬健康。
孫春梅湊上來看,“念華,不是說就買四頭嘛,咋變成九頭了?多出的五頭,咱們可一點準備沒有啊!”
“這豬确實便宜,機會難得,我一時沒忍住,就多買了幾頭。”宋念華笑道:“咱的豬圈也能養下,多就多了。”
“而且,我從省裡豬廠把‘養豬大神’都請回來了,豬太少,都不夠‘挑費兒’的。”
孫春梅雖然感覺有點突然,但看着那幾頭肥大的豬,心裡又實在喜歡,“行吧,多養幾頭就多養幾頭,反正,咱村兒有脫殼廠頂着,養的起。”
宋念華送走的雇來的大車,回來時,村民們還圍在豬圈前,舍不得離開。
“鄉親們。”她幾步走到豬圈旁的石堆,站了上去,“這批豬,有八頭母豬,一頭公豬。”
“八頭公豬裡,有五頭肚子裡懷了崽子。”
“啥?這母豬肚子裡有崽子了?”
村民們瞬間嘩然,本來就緊盯着肥豬們的眼睛,現下直接直放光。
“一頭母豬一窩最少也能下四、五個豬崽子,多的能下六、七頭呢!!咱們有五頭母豬,就算往少了算,哎呀媽呀,也能得着二、三十頭小豬仔啊!!”
“咱們村兒這是要發大發了!!”
“而且,這母豬養好了,就能一窩接一窩的生兒,一年能生兩窩兒,這不就跟山上魚塘裡的魚似的,越撈越多,那以後,咱們不就能可着勁兒的吃豬肉了。”
鄉親們‘幻想’着,仿佛看到豬圈裡,跑滿小豬仔,飯桌上擺着炖豬肉的場景。
宋念華拍拍手,鄉親們同時停住了嘴兒,擡頭看她。
“這是我從省裡請來的劉師傅,他是飼養母豬方面的專家,以後這幾頭豬就由他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