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指劉鐵柱。
劉鐵柱緊張向村民們點點頭,張張嘴兒,好像覺得應該說點啥,但是,話就梗在喉嚨間,說不出來
劉紅賓急的直搓手,恨不得上去替親爹說兩句。
宋念華:“”
她自己是個‘社牛’,不了解‘社恐’世界,但她尊重!!
她直接替劉鐵柱說道:“劉師傅從今天起,就是咱們村兒養豬廠的副廠長了,這些豬都歸他管。”
她一開口,就明顯感覺到劉鐵柱狠狠松了口氣,并對她投來感激的目光。
宋念華沖他笑了笑,繼續道:“這批母豬的預産期,大概在明年二月份,等母豬下了小豬崽,咱村兒要是哪家想養,可以直接上廠裡來買,不論斤數,隻論頭,一頭小豬仔,二十塊錢。”
“保證比你自己去縣裡買的便宜,還好。”
她直接‘預售’了。
“真的,念華,你願意買豬仔子給我們?”
村民們有點不敢相信。
“當然是真的,像咱村兒家裡有老人的,老人家身子不爽利,幹不了農活,就可以在家養養豬嘛!”
宋念華一臉認真,“咱們家家都有自留地兒,種點豬能吃的東西,拌上脫殼廠脫下來的‘廢料’,就能直接給豬吃,也不用特意上山去挖豬草了。”
“等豬養大了,我的豬廠能收,也可以用豬跟公社換糧食,不管是賣錢,還是換糧,咱們都有‘實在’東西,揣進自己口袋了。”
鄉親們聽了這話兒,都動了心思。
他們日日辛苦種地,拼命想掙滿工分,可得到的,也不過是記分員本子上,那一個一個‘對号’。
‘大集體’制度就是這樣。
無論什麼,都是‘秋收’一起算賬,村民們平時,是拿不到現錢兒的。
就像宋念華說的,要是自家養了豬,是買是換糧食,自家總能得到‘實惠’東西,握在手裡。
宋念華見狀,又道:“鄉親們誰想買小豬仔,就去周萍那兒報名,每個豬仔先交五塊錢訂錢,等母豬下崽後,再補齊剩下的錢。”
“咋的,念華,還得先交錢啊?”
提到錢,動心的村民們又有點含糊了。
“是啊,我讓大家先交訂錢,也沒别的意思。”宋念華解釋着,“現在小豬仔還在母豬的肚子裡,是公是母,一頭母豬能下幾個,還是未知數。”
“要是大家夥都想養小豬仔,可母豬生出來的不夠給大家夥兒分的,交個訂錢,就是預定的意思,誰先交訂金,生出來的小豬仔,肯定有他的。”
“哦~~”
村民們聽明白了,
“那要是訂金交了,小豬仔不夠了,咋辦啊?”
也有那性子謹慎的問。
“沒買到的,當然得把訂金退還了。”宋念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