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腦中暢想着,那稻谷飄香、糧食滿倉的豐收景象,嘴角高高翹起,壓都壓不住。
“哎喲,這想想都覺得美的很咧!!”
“這可多虧了念華,要是沒有她,這種好事兒怎麼也輪不到咱們宋家屯啊!”
“念華啊,你說你這腦袋,這一個個的主意,是咋想出來的呢?咋就這麼聰明呢?”
村民們誇着。
“這都不是我想出來的,是書本上教的。”宋念華趁機宣傳起了掃盲班,“領袖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很重要,直白的說,沒有知識,會錯失很多好機會。”
“以前咱們村裡窮,離縣城又遠,村裡人沒有學習知識的機會,正是因為這樣,咱村兒的人,連去公社上班的機會都沒用,更别提去縣裡工作了,說到底,都是沒文化給害的。”
“村裡挑頭兒,辦這個掃盲班,免費教鄉親們學習文化知識,就是希望各位叔伯兄弟,嬸娘姐妹們,以後能多一些機會。”
“這次建班,除教大人們,村裡還會辦一個或者兩個教小孩子的班兒,村裡的孩子們,不管年齡大小,都可以送過來。”
雖然說過,村民們參加掃盲班‘自願’,她不會勉強,畢竟學習這事兒,也勉強不來。
不過,宋念華還是想給村民們一個機會。
村民們互相看看,神情都有些猶豫,他們都是成年人,性格已經定性,每天下地幹活,整個半死,晚上好不容易能休息了,還要跑到掃盲班坐‘冷闆凳’,學什麼知識?
在他們眼中,‘學知識’還不如好好睡一覺,或者,狠狠吃一頓大肉,來的痛快實用。
敝帚自珍。
掃盲班這個機會,對某些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對某些人,可能‘視如敝屣’。
所以,宋念華隻說了幾句,就沒有繼續勸服,反而是老宋頭,為了幫大孫女兒,開口道:“村裡辦這個掃盲班,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兒,你們這幫子大人去不去,我不管,但小娃子們,肯定都得送去,跟着學習。”
他伸手指着幾個跟他同齡‘爺爺輩’的老頭兒,大嗓門嚷道:“自家孩子自家疼,念書多好的事兒啊,你看我們家念華,憑啥能開廠子當廠長,還一開就是三、四個,不就是她有文化嗎?”
“還有她廠裡用的那些人,有文化的幹的都是輕省活兒,沒文化幹的都是力氣活兒。”
“咱村裡那些幹部們,要不是能寫會算,能當上幹部嗎?早就跟咱們一起下地幹活了,還有城裡那些個娃娃們,那個不早早送去念華,那城裡人多賊啊,他們可從來不幹吃虧的事兒。”
“還有縣委公社那些幹部們,個個争着搶着把家裡的娃娃往學校送,你們還記得不,宋傳根那個癟孫兒,就是把咱村娃娃們上高中的名額賣給縣裡幹部家的孩子了。”
“這讀書要不是好事兒,那些人為啥肯花錢賣啊,也就是宋傳根這個背祖忘宗的,拿咱村兒娃娃的大好前程換錢兒,結果,被送進去了吧!”
“現在村裡出錢蓋了新房,讓娃娃們去讀書,是天大的好事兒,咱們這些好東西,得拿定主意,送家裡的娃娃去,别讓家裡沒見識的傻兒子們耽誤了娃娃。”
宋老頭兒這番話,真是‘有理有據’,且都是村民們親身經曆過的。
那說服力‘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