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1頁)

孫春梅在旁邊,也跟身邊兒的婦女們說道:“這掃盲班建的好啊,你們白天下地幹活,孩子沒有看着,放家裡不放心,帶在身邊兒又耽誤幹活兒,就直接送掃盲班去,讓老師幫着看着多好。”

“又能學會讀書認字兒,你還放心,一舉兩得,念華說了,脫殼廠出錢請老師,不用咱們花一分錢兒,多好的事兒啊。”

“孩子送掃盲班了,你們這些當媽,也能得空歇歇兒!”

她說的太現實了,聽了身邊兒的婦女們,連連點頭。

要不說,宋老頭和孫春梅兩人‘給力’呢!

上到‘造福後輩’的精神層面兒,下到‘幫看孩子’,這接地氣的現實問題說了遍。

“這人啊,得有文化,沒有文化,就很容易變的愚昧,不懂道理,甚至還基本法律和社會規則都不懂,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有進步呢!”

宋念華一臉真誠道:“所以,我希望村裡人都能來掃盲班學習,提升一下知識水平,哪怕是隻學會認字寫字也行啊,這樣,最起碼你能看懂報紙,不是文盲了!”

村民們自己個兒琢磨琢磨,雖然自己不想去掃盲班,但可以把自家娃娃送去,去學文化,肯定比在家裡淘氣搗蛋好,要是學的好了,說不定,以後也不用種地,去縣裡當工人,幹部呢!

抱着這樣的想法,他們紛紛開始支持掃盲班了,有的甚至當場就點頭,等掃盲班開班,就把孩子送去。

當然,村裡也有些年輕人,不甘一輩子在地裡刨食兒,也舉手報名。

宋念華沖宋老頭和孫春梅露出一個‘誇獎’的笑,然後,轉頭對村民們道:

“掃盲班的事兒就這麼定了,等村裡籌備齊了,定下開學日子,再通知大家夥兒。”

“對啊,還有個事兒,跟大家夥說一聲,過兩天,縣裡郵局要來工人給咱們村兒裝電話。”

“以後你們想打個電話,跟外面親戚朋友聯系一下啥的,就不用跑到縣裡,直接去脫殼廠打電話就行了。”

孫春梅:“”

村民們:“”

宋念華扔下一個‘小炸彈’後,就和孫春梅回村支部了。

留下滿臉驚訝的村民們。

那個年代,‘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可是城裡人挂兒在嘴邊兒的話,。

也是普通老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咱村兒要裝電話了?真的假的?我啥有些不敢相信呢!!”

“電燈,咱村兒有了,現在又安上電話了,那是不是過幾年,咱們也能起個二層小樓兒,過上樓上樓下,城裡人才能過的日子啊!”

有村民們興奮地說着。

宋老頭看着宋念華的背影滿臉驕傲,他高高昂起頭,語氣裡得意中還帶着張揚道:

“剛才我家念華不是說了嘛!她會帶着咱村兒人過上好日子,我大孫女兒,可從來不吹牛,一向說到做到。”

“你們不覺得,自從念華來了,咱們村兒的好事兒,一樁接着一樁,比之前好幾年都多,脫殼廠、機耕隊、魚塘、試驗田,拖拉機,養豬廠、掃盲班,娃娃們又很快能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