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孫春梅就滿臉驕傲把事兒告訴了宋念華,“念華,你是不知道,咱們村兒現在可跟以前不一樣啊,都成躍進公社的‘頭子兒’了!”
“今天要不是豬廠的豬崽子都定出去了,他們當場就能掏錢買了。”
她笑着豎起大拇指,“老李他們都說,這都是你的功勞,要是沒有你一個一個的開了這些廠子,咱可不能這麼風光。”
宋念華淡淡一笑,“以後會更風光的,二嬸,我今天去了趟豬廠,劉師傅說,小豬崽可以出欄了,你明天發個通知,讓交了定金的村民們來領豬崽子。”
“還有不少村民,也想買,可之前他們沒交定金,私底下找我了,問能不能也買給他們?”
“行啊,這窩兒除了預定過的,還剩下十幾隻,誰想賣讓他們明天直接帶錢來就行。”
“十幾隻,肯定不夠啊!”
“那就讓他們等下一窩兒,還是先交定金。”
“今天來的那些外村兒想賣的怎麼辦?他們也說願意交定金。”孫春梅有點為難問。
“也交,讓他們繼續等,等再下一窩兒”宋念華道,
孫春梅皺眉:“這、可豬廠的母豬剛生完,再下一窩兒,得等到什麼時候啊?”
“行了行了,念華讓你幹啥,你照做就是了,哪來哪麼多廢話。”
旁邊宋老頭不耐煩道:“你不自已不想吃,别耽誤念華,她一天天的多累,連口熟呼飯都吃不上。”
孫春梅被怼的直哽脖子,卻忍了下來,沒有反駁。
吃完飯,宋念華要回知青小院,孫春梅追了出來,“念華,你讓村裡人給剩下那四頭母豬肚子裡的小豬崽交定金,我明白。”
“可你啥能讓外村兒那些人也交呢,咱村兒的母豬可都下過一輪崽子了,怎麼也得休息兩個月,等再懷上,再生出來,最少也得七、八個月,讓人家等這麼長時間,是不是不太好。”
孫春梅猶豫地說着。
她是個實在人,在她看來,宋仿華有點‘拿人錢不辦事兒’的意思,她心裡虛啊!
宋念華在屋裡時,就看出她的不安,屋裡人多,不好解釋,現在正好跟孫春梅好好說說。
“這沒什麼不好的,二嬸,你還記得,我剛來時,就說要建設農村,建設咱們宋家屯吧。”
“是啊,你現在幹的就挺好,要是沒有你,咱村兒可成不了現在這樣兒。”
“可對我來說,這遠遠不夠。”宋念華挽着孫春梅一邊走一邊道:“脫殼廠、魚塘、冬小麥、豬廠我們幾乎把所有的錢,都投了進去,雖然每個廠子都有收益,可轉手就被投入到别的地方。”
“我們現在手裡錢緊啊!我不想停下建設的計劃,比如咱村村民們的房子,一個個的都是土坯,有的都是一、二十年的老房子,夏天怕下雨露出,冬天怕雪太大把屋頂壓掉了。”
“裡面住的更是又濕又潮,當時,咱們掃盲班的青磚房蓋好時,村民們都多羨慕啊,都說要好好幹活,多掙工分,攢幾年錢,也蓋個青磚房。”
“可蓋青磚房,光靠掙工分,得掙到‘猴年馬月’去啊?”
“你身為一村之長,就沒想過,這麼幫大家夥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