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過啊。”孫春梅一臉認真,“所以,我招呼大家夥養豬,等把豬養大了賣了,不就有錢了。”
宋念華心裡暗自翻了個白眼兒,“二嬸兒,靠養兩隻小豬兒想湊夠蓋房子的錢,得多少錢?你算過沒有,太慢了,我可等不起。”
“所以,我們得開源,從外面往回找錢,起碼,要找一些錢,讓我們的資金流動起來。”
“要不是現在不興銀行貸款,我都想去貸款了。”
這個年代,百廢待興,好的‘項目’太多了,無奈,囊中着實羞澀啊!
“貸、貸款,那是啥?”孫春梅不解問。
“就是沖國家借錢。”宋念華随口答。
“啥?”孫春梅一下就蹦起來了,“念華,你瘋了,還想沖國家借錢,你、這、這可不行啊,咱可不能給國家添這兒麻煩。”
“這要是讓别人知道了,咱們村兒沖國家借錢,大牙都得給咱們笑掉了。”
這個年代的人,是對國家的歸屬感最強的一代人,心裡想的都是為國家奉獻自身兒。
從‘國家’伸手借錢,在他們看來,就是‘大逆不道’,想都不敢想!
“所以,我才想别的法子弄錢啊!”宋念華道:“讓他們先交定金,我們就能拿這批錢去幹别的事兒。”
“比如,我們可以再去賣更多的母豬,下了更多的豬崽,擴建我們的養豬廠。”
“反正那些錢放在村裡人手上,他們也就會藏起來,不會花出去,可這錢到了我手裡,可就不一樣了,我會讓‘錢生錢’,而且,越生越多”
孫春梅點點頭表示贊同,宋念華在掙錢這方面的能力,确實無人能比。
“這樣行嗎?我咋感覺不太好呢?”
她還是擔心。
“脫殼廠那些機械、試驗田、三跺子我還不是一分錢沒花,現在不也使着呢嗎!”宋念華笑道:“我收定金,過後能不能不給人家豬崽子?”
“那當然不能了。”
“這就對了,小豬崽是‘緊俏兒’貨,數量不多,我又賣的比别人便宜,大家夥自然要争搶,賣誰不賣誰,怎麼決定又不得罪人,就隻能是‘先到先得’,可怎麼确定先到呢?就得交定金。”
“你拿出要購買的‘誠意’,我給你購買的名額,合情合理,有什麼不好?”
孫春梅怔怔點頭,“好像,是沒啥不好。”
“二嬸,你這腦子得靈活一點,太墨守成規,是掙不到錢的。”宋念華趁機教着孫春梅,“你作為領導,隻要不貪不壞,一心為村民謀福利,帶着大家夥一起進步,把日子過的越來越好,你就是個‘好幹部’!”
“至于心虛啥了,完全沒必要。”
孫春梅:“”
内心矛盾又仿佛明白什麼,之前,她每次去參加公社組織村幹部的會裡,領導們都說,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聽黨話,跟黨走。
她一直乖乖照做,一步不敢錯。
可現在宋念華告訴她,隻是結果是對的就行,至于過程允許有些‘偏差’!
而她,竟然覺得,挺對!
“念華,那定金收上來,是不是得把欠省機械廠的錢,先還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