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第1頁)

村幹部和村民們聽她的話,都愣住了,入冬之前,他們都把自家田地細細翻過一遍,上足了糞肥,準備養好土地,明年得個好收成。

可現在,宋念華竟然讓他們中途就種冬小麥,土地還沒‘養好’呢!

完全打破了他們一百年來的習慣,有點害怕,怎麼辦?

就連孫春梅這個一直無條件支持宋念華的二嬸,都猶豫了。

冬小麥是好,産量是高,可畢竟第一年種,而且,要是把給玉米高粱保留的土地,給了冬小麥

“念華,這能行嗎?萬一、萬一出點啥差子,開春的玉米高粱,還能種了嗎?”

她面色難看的問。

“這有什麼不行的,後山的土地那麼貧瘠,麥子都種出來了,産量還那麼高,要是放在咱村肥沃的土地上,肯定會更好。”

宋念華信心十足道:“你們也不用怕,種完麥子後地的營養就幹,咱們可以再上肥嘛!”

“省研究所給試驗田的肥,我看就很好,等麥子收了買出去,咱們手裡就有錢了,到時候,我跑到省裡,跟研究所買些化肥,不就行了。”

“有錢在手,咱們還怕沒好化肥養地!”

那肯定不怕啊!

莊稼要想長的好,全靠‘肥’當家啊!

隻不過之前村裡窮,又沒啥門路,搞不到化肥,隻能各各家小心翼翼的用糞水‘渥肥’。

宋念華又道:“你們好好想想,小麥這個時候種下去,收的時間就是開春,就等于收完小麥,咱們就能繼續種玉米高粱,什麼都不影響不說,咱們還能多收一茬麥子。”

“這天大的好事兒,也隻有咱們宋家屯能攤上,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如果今年咱們試驗成功了,可就不是一年一茬的事兒了,咱們好好鑽研,用心去伺候莊稼,不斷改良種子,用好的肥料,咱們就能明年、後年、大後年一直這麼種下去。”

“這樣,每年咱們都能多一批收入。”

村幹部和村民們雖然對宋念華說的話,還有點冷凝,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想多一筆收入的決心。

後山冬小麥的情況就明擺在那兒,他們都看在眼裡。

要說不心動,那是騙人的。

“而且,現在村裡有收割機、拔種機、拖拉機這一系列的機械,種地不再需要那麼多人力,完全可以用機械取代,多種一茬,大家夥兒也不用那麼辛苦。”

宋念華又道:“這可是隻有我們宋家屯,才有的優勢啊!”

“明年開春,我還打算繼續在後山上開墾,把能用的土地都開出來,都種上各種糧食,我們不能一直局限于隻種玉米高粱這兩種作物,太單一了,這嚴重影響我們村的發展。”

“到時候,除了機耕隊,我還會成立生産隊,把所有機械都投入進去,争取用一年的時間,咱們齊心協力把我的計劃變成真的。”

宋念華這張‘餅’畫的‘太圓’、‘太漂亮了’,村民們都聽入迷了,不用下地幹活,用機械種地,還能多掙錢,這好事兒,不幹是‘傻子’。

孫春梅也聽的半懂不懂,但她覺得宋念華說的有道理,而且,如果有機會能帶着村裡人多掙錢,過上城裡人那樣的富裕生活,為什麼不試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