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産一百多公斤,還能墊低?”孫主任訝聲,“那我們之前種的玉米和高粱算什麼?”
“是啊,鄉親們辛辛苦苦幹了一整年,就想多收點糧食,之前咱是沒拿着好種子,現在好了,這冬小麥要是一直能收這麼多,鄉親們也能舍得多吃幾頓白面。”
鄭書記感慨道。
他們這些基層幹部,是距離農民兄弟最近的,能看到農民兄弟的辛勞和拮據,所以,他們的心跟農民貼在最近。
不會高喊‘建設祖國,振興國家’這樣花哨的口号,他們更看重土地,看重收成,看重農民兄弟是不是吃飽了,穿暖了,有沒有餓肚子。
隻在農民兄弟能吃飽喝足,就是他們最大的欣慰,也是最大的功績。
所以,宋家屯試驗田,讓鄭書記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從開始開會到會議結束,他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小宋啊,這冬小麥的種子,明年是不是能在咱們躍進公社普及啊?”
要是能普及,那他們躍進公社,這回又要露臉了。
“應該可以,種冬小麥的那幾個村子,收成都不錯,跟我們大差不差,咱們收成好了,省研究所就願意跟咱們合作。”
宋念華笑着回,随即眼珠兒一轉兒,“鄭書記,聽您這意思,是想讓咱們躍進公社下屬的村子,多種些冬小麥?”
“是啊,有這好東西,當然得多種,不光咱們公社,回頭我就把冬小麥的事兒,報的縣裡,讓縣裡也推廣起來。”
“到時候,讓縣裡所有公社,都到咱們公社選購冬小麥的種子,咱們也硬氣一回。”
作為一直處于不上不下,無功無過的公社書記,鄭書記也迫切需要做出些‘成績’。
“對,您說的太好了。”宋念華笑着看看周圍的村幹部和村民們,“你們都聽到鄭書記的話了吧,咱們要多多種冬小麥。”
村幹部們:“聽到了,我們村肯定配合公社号召。”
村民們:“聽到了,多種小麥。”
眼見宋家屯的收割工作已經完成,完全不用公社操心,鄭書記又鼓勵了大家夥兒幾句後,就要去别的村兒臨檢收割情況了。
在宋家屯村民們熱情的歡送下,鄭書記一行人離開了宋家屯。
鄭書記一走,宋念華就開口留住村民們,“大家夥兒先别走,既然鄭書記留下話兒,我覺得我們應該聽從組織上的安排。”
“那咱們今天就把種植冬小麥的事兒,直接定下來吧!”
村幹部并村民們聽了,紛紛表示支持,再列一絲剛種冬小麥時的懷疑和猶豫。
“行啊,是該多種,不然明年冬小麥在縣裡推廣了,咱們連麥種都存不夠。”李主任道。
“是啊是啊。”
“對啊對啊。”
村民們附和。
“既然大家夥都沒有意見,那我提議,趁着開春種地前,咱們再種一茬冬小麥。”宋念華說出早想好的打算,“後山開出的荒地,剛種植過一茬,現在是種不了了,村裡的地還閑着。”
“這回咱們打下來小麥就先不分了,挑一挑,當成麥種再種下去。”
“趁熱打鐵,這回咱們有經驗了,肯定會種的比上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