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咱們縣裡是有一家燒磚廠的,距離縣裡一百多公裡的鄰縣,也有燒磚廠,市裡也有,躍進公社被它們包圍在裡面,有必要再建一個磚廠嘛?”
霍斯年問着宋念華,“磚頭跟糧食、魚、豬可不一樣,不吃就餓,身體受不了,紅磚是基建物品,眼見老百姓們還掙紮着溫飽線上,哪有錢賣磚蓋房子?”
“這個我早就計劃過了,磚廠剛開設時,肯定不能跟魚塘和養豬廠那麼火爆,很快就見到效益。”宋念華一副‘胸有成竹’模樣,“社會在進步,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也不行。”
很快,國家将進入改革開放,自主經濟的時代,國家關于基建這方面,更是飛速發展,與其等那時跟風的建廠,不如先把‘盤子’壘起來。
到時候,宋家屯磚廠的名頭早已打出去。
先人一步,有‘糖’吃,後人一步,就隻能吃‘糖渣渣’了。
但這話兒,現在卻不好跟霍斯年他們說。
說了,他們也不會信。
“而且,我建磚廠的主要目标,是為了咱們村兒,先把咱們村兒的房子都換成紅磚的。”
“有着咱村兒的在這兒擺着,就是‘活’的宣傳牌兒。”宋念華認真道:“十裡八村那些手頭寬裕的鄉親們看了,也許就動了想蓋房的心思呢!”
“就算暫時不動,也沒關系,這本來也不是着急的事兒,随着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他們就會不滿足現在的住房,想要改變。”
“再說,咱們下鄉插隊,不就是來搞建設的嘛!”
“等到那時候,對于紅磚的需求量就大了。”
“你說有點道理,但我就是覺得,把廠裡的資金投入這麼長一個項目裡,有點冒險而已。”霍斯年珍琢着說。
“我明白,可我堅持。”宋念華态度堅定,“我剛冰說服村幹部們同意磚廠的事兒,你可别壞我的事兒啊!”
知青小院的土坯房,夏天潮,冬天冷,時不時還用‘可愛’的大小蟲子,到處鑽來鑽去,她真的受不了了。
以前沒條件,咱得硬挺着,現在,她手握好幾個廠子,個個掙錢,再勉強自己堅持,就有點‘沒苦硬吃’的感覺了。
人為啥掙錢,不就是為了讓日子過的舒心嘛!
霍斯年白了她一眼,“錢是你的,廠子建起來,也是你的,我就一個工人,幹好自己的活就行了,壞你的事兒,我有那麼閑嘛?”
“這就對咧,你啊,隻管聽話辦事兒,至于怎麼辦事兒,就得我說了算了。”
宋念華笑道:“主次要分清楚哦,不然,對影響咱們同志之間的和諧關系的。”
“是是是,你是老闆,我肯定聽你的。”霍斯年連連點頭,根據這麼長時間,對宋念華的了解,她辦事兒向來有計劃,從來不會‘無的放矢’。
李建國見狀,連忙轉移話題道:“廠長,你剛才說縣磚廠,要用磚頭跟咱們換魚兒,按市價啊!”
宋念華點點頭。
“哎喲,他們可挺聰明,之前他們就來咱們魚塘想買魚,都排不上号,現在可好了,直接用磚換,沒花錢不說,都不用排隊了。”
宋念華:“不是,你們今天費話怎麼這麼說,讓你們幹啥就幹啥得了”
她不就想蓋個新房子,給宋家屯搞搞基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