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婉領着孫子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太學寺的大門,留下身後一片慌亂。
太學寺上上下下,忙着疏通各種關系,試圖将這場風波平息,生怕事情失控。
然而,秦婉又豈是輕易被人左右的?
衆人未曾料到,那龍頭拐杖隻是她的表面手段,真正的底牌,其實是這位平時低調的“蜀王”。
車廂内,秦婉輕柔地為孫逸上藥,細緻地包裹着他受傷的手。
孫皓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詢問:“祖母,我們真的不用再去念書了嗎?”
秦婉聞言,神情嚴肅:“怎麼可能不讀書?出身于我們這樣的家庭,若不讀書學習,是要被世人非議的。”
“你們可知道,有多少貧苦人家的孩子渴望知識,卻因生活所迫,直至年邁也無法踏入學堂半步?”
她的話語中帶着一絲沉重,“無論你們将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書是必須讀的。”
孫鵬則顯得格外堅定:“祖母,我會跟着宋先生繼續學習,我一定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秦婉欣慰地點點頭:“出人頭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而非陰險小人,明白嗎?”
“是的,孫兒記住了。”孫鵬重重點頭,眼裡閃爍着決心的光芒。
秦婉語重心長地說:“既然有了這樣的決心,祖母送你兩句座右銘,你要牢牢記住。”
幾個孩子立即望向秦婉,全神貫注地聆聽。
“立志成為君子者,應當勤于學業。凡學問不勤奮者,皆因其志向不夠堅定。”
“這是當年一位賢師所教導的,你們要永遠銘記在心。”
孩子們齊聲答道:“孫兒謹遵教誨。”
車窗外,駕車的宋遠铎唇角上揚,心中暗自贊歎。
有這樣的長輩教導,孫家的未來定能飛黃騰達。
與此同時,皇宮之内,蜀王的到來讓皇上頗為驚訝,旋即急切地接見了他。
“皇叔突然來訪,有什麼緊急之事嗎?”皇上好奇地詢問。
蜀王神色凝重:“昨日秦老太太來信,提及為了平定昔日的戰亂,太學寺犧牲了許多才華橫溢的青年,而今舊址是否已經重煥活力,她甚是挂懷。”
“今日我應約前往,原以為将士們的犧牲換來了和平,加上孫劭大将軍在太學寺留下的傷痕,他們該懂得尊重孫家後裔。誰曾想”
皇帝心中一凜,細數時日,這才第三天,連蜀王爺都無法容忍,足見事态嚴重。
皇上嘴角微揚,眼神卻變得冰冷,沉聲道:“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皇叔盡管直言。”
蜀王将所見所聞一一彙報:“那些司業懶于管教,任由學生們欺辱孫家子弟,不但私下裡傷害他們,甚至叫嚣要将他們驅逐出門。最小的兩位孩子被分在丁班,常常被迫站在牆角,遭受羞辱。更過分的是,那教書先生動辄對他們非打即罵,可憐孫家的小孫子,還未滿十歲,手掌已被打得腫脹不堪,讓人見之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