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心裡總是盤算着能為阿娘做些小事,學會剝瓜子便是我孩童時代的一大成就。”
“現在,就讓阿娘也嘗嘗兒子的手藝吧。”皇帝說着,随手抓起一把瓜子,準備再展身手。
秦婉輕啟朱唇:“說真的,瓜子這東西,親手剝開的味道最為純正,就像生活,親手經營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皇帝擡頭,看着她。
秦婉帶着溫和笑意:“你是否感覺,娘親回京後,變了許多?”
皇帝輕輕點頭,随即又微笑着搖頭。
“娘親是變了,但更像是找回了曾經的自己。行事果斷,不拖泥帶水,不再為不必要的猶豫和軟弱所累。”
秦婉輕歎一聲,“哪裡是變了,隻是那些年,自視過高,以為有幾個出色的兒子便可以安心頤養天年,事事交付于他們,自己隻管享樂。”
“直到後來才恍然大悟,孩子們尚未成熟,依賴他們不如自己親自出馬。”
“見他們遇事手足無措,實在讓人既心疼又好笑。沒有一點我年輕時的魄力。那一刻,我徹底清醒了。”
“隻要我還在,就不容許任何人在我眼前嚣張!”
“秦垣也好,哪怕十倍的敵人,都不能讓我有半分退縮。”
皇帝聞言,暢快大笑,滿心歡喜。
“娘親馳騁沙場的歲月,秦垣不過爾爾。我從不認為他的能力能與娘親相比,更不用提滿朝文武。”
“他因緣際會成為太子的啟蒙恩師,赢得了太子的信任,又成了太子的嶽父。但我清楚,他私下貪污了足足兩百萬兩白銀,這比他自己查處過的貪腐案件更為嚴重。”
“胡天工,那位死在他手下的可憐人,若知道秦垣比自己貪得還多三倍,恐怕會覺得自己的死過于冤枉。”
秦婉聽後,問道:“那你之所以不動他,是因為想借他試探人心?”
皇帝輕輕搖頭,語速緩慢,“起初确有此意,那時太子的身份尚未改變。”
“但如今,一切取決于孩子們誰能更加優秀。”
“至于太子,當他選擇庇護秦垣的那一刻,我已對他能否成為合格的儲君失去了信心。”
秦婉輕拍皇帝的手背,語重心長:“你做得對,就該如此。娘親尚不服老,你正值青春年華,更應放手去做。”
“與其期待于孩子們的成長,不如你親自擔起責任,除惡揚善,引領大魏步入盛世。”
“娘會一直是你的後盾,隻要我還活着,就必定全力支持你,為了你,為了大魏。”
皇帝被這番話深深觸動,眼眶不禁濕潤,追問:“那成立京商會,也是為将來綢缪?”
秦婉肯定地點點頭,解釋道:“不錯,人生世事難料,國家的命運同樣波折不斷,怎能不預備應對各種災難和紛争?”
“将這些富商聯合起來,由錢家領頭,我們隻需控制住錢家,就能間接影響其他商家,這是計劃的第一步。”
“未來,各地分會會在書院的倡導下逐漸建立,我們将擁有更多的信息渠道,百姓也将因此獲得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