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文東對鷹鈴铛并不陌生,但是對這玩意兒是如何做出來的,卻并不懂行。
老孟頭将文東視為自己的關門弟子,教起來,可是極為用心。
如何調配響銅的成分,如何處理材料,如何在專用的模具裡敲打,如何通過手法,做出厚薄均勻的半成品。
等半成品裁剪合适之後,又是如何進行後續的燒焊工藝,等等
不要小看一枚小小的鷹鈴铛,這裡面每個環節都影響着最終做出來的鈴铛聲音是否合格。
想要做出單純的型兒來并不難,但是鈴铛響不響,能不能達到下地使用的要求,難度非常大!
時間一晃,又是一周過去了。
這段時間文東的鷹獵小團隊發展穩固,手裡扣除了前些日子的花銷之後,又攢下了三百多塊錢的現金。
如果繼續這樣平穩的發展下去,等入了冬一直到過年,文東少說也能攢下個一兩千塊錢的巨款。
但是惡劣的社會環境下,哪有那麼長的安逸發育時間。
安穩了沒多久,又出事兒了!
這事兒,還得從上次二打五痛毆了劉鷹子說起。
挨了收拾丢了面子的劉鷹子,在家裡養傷呆了七八天。
等臉上的淤青消退差不多了,這才開始重新出門活動。
山上正是過鷹的時候,劉鷹子背着鷹網幹糧等零碎兒,去了更遠的一個逮鷹的山頭,貓耳嶺。
說起來,劉鷹子運氣也不錯,在山上打大鷹的場子呆了一集(五天一集,下同)的時間,還真讓他逮到了一隻好玩意兒。
圓膘下網23斤,鐵背紅大鷹一架!
這架鐵背紅大鷹,身短、翅膀短、尾巴短,是一架非常典型的三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