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的音樂廳裡,優雅的音樂不停奏起,台下的人們都沉浸其中盡情癡迷。本場音樂會有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樂團,在這裡開古典音樂會,帶着不同風情的高雅古典音樂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享受了一場空前的心靈盛延。一曲畢,英子對周立楠說,以前從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音樂,閉上眼睛仿佛漫步于天際,彩霞觸手可及,小鳥微笑示意,自己已和自然融為一體啊!太美了。
音樂會中場休息過後,第一個上台演奏的樂團,是來自中國的幾個藝人,英子看見陌生的面孔,熟悉的樂器,内心澎湃不已。一曲傳統民樂《茉莉花》被幾個忘情的藝人演奏的酣暢淋漓,無可比拟她抓着身旁周立楠的手,激動的留下淚:“你聽,你聽,多美,我家鄉的聲音”英子的淚水不僅包含了對家鄉音樂的贊美,還有對遠方親人真摯的想念
她記得小嬸的手機鈴聲就是一曲《茉莉花》,還記得小嬸說自己粗人一個不懂得欣賞什麼高雅,隻感覺它柔和婉轉,曲調優美,聽起來很順耳。曲畢,英子、周立楠和衆人激動的鼓掌,接着中國藝人又演奏了《廣陵散》、《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經典曲目。一曲經久不衰的傳統民樂《梁祝》則把整場音樂會帶入了高潮。
各地慕名而來欣賞音樂會的客人,都情不自禁的走入舞池,西方的交誼舞配合東方的古典樂,精彩的演繹着千古絕唱《梁祝》傳奇周立楠起身微笑着向英子做出邀請。
“我不怎麼會跳的”英子有些不好意思
“沒關系,音樂用心去聽,舞蹈用心去跳,自然就好”
于是,他們二人也加入衆人之中,英子閉上眼,用心聽着時而婉轉時而激昂的曲調,自燃的配合着周立楠的舞步。
“《高山流水》,那演奏的一定是青山流水的好景緻喽?”
“才不是呢!!琴曲《高山流水》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中國古書《呂氏春秋》亦有此傳說。原文是: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複鼓琴。也叫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後來常用來比喻知音難覓”
“什麼什麼啊,不懂!”
“就是說一個人喜歡彈琴,一個人愛聽,後來愛聽琴的那個人死了,演奏的人就把琴摔了,一輩子也沒再撫琴”
“啊,真是夠朋友。那《梁祝》又有什麼寓意啊?”
“那是中國古代流傳的一個凄美愛情故事,也叫梁祝化蝶,主人公一個叫梁山伯一個叫祝英台,兩人曆經坎坷還是不能在一起,後來死後就變成了兩隻蝴蝶,從此相依相随,永不分離”
“好美的故事,希望現實中不要發生這種事,太痛心了”
“别想了,專心跳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