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1頁)

馬來西亞雖然沒有中國的幅員遼闊,沒有數不勝數的名山大川,但也風景優美是世界旅遊名城。祈福上更是聲名遠揚,十分值得遊覽一番。幾年才一次的登上廟會則讓原本遊客不斷的祈福山更加熱鬧非凡。當地的各國人和慕名而來的各色面孔遊客,在廟會期間都會排除千難萬苦,堅持不懈的爬上高山之巅,為的是能在山頂虔誠的為親人朋友,祈福許願

登山廟會的最後一天,遊客出奇的多,可能是由于某種原因錯過了之前的祈福盛延,或是為了多求平安多許願而前來再次登山。從山底擡眼望去,人海在慢慢向上蔓延,密密麻麻蠕動的五顔六色,讓人看得眼花缭亂

英子和周立楠早早的趕來,卻看見已經人群一片,可能那群人昨日就未曾返還。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才買到兩張入門之牌。山下天然形成的石洞石屋,不得不讓英子驚歎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好多石洞裡都出售寓意深刻的供奉佩帶之物,可謂是琳琅滿目。石屋裡還提供各色早點與齋飯,早早前來登山的遊客可以盡情享用。

周立楠早已告知英子在這裡可以吃到美食早餐,所以二人空腹而來,齋飯和早茶讓他們吃的津津有味。在石洞裡遊逛的亞洲面口居多,還有大部分的佛教信徒,他們穿着統一的服裝手拿念珠,神态虔誠的朝着山上走

英子在一群盤坐在地的印度僧人面前停了下來,僧人面前放了一個裝滿透明液體的金色圓盆,衆僧人手拿佛珠,口中念念有詞。為首的僧人慢慢站起朝她走來。

“這位施主,頸上所戴,佛光四射,乃佛家聖潔之物,世上難尋之佳品。希望施主在佛祖的庇佑下,消災解難一生平安”

“這位大師說的沒錯,這尊笑面佛像是我的奶奶在我兒時求的平安符,被衆高僧念經熏染過的,我一直戴着。”

“怪不得貧僧靜心打坐,忽有佛光普照之感,原來此物被高僧點化。阿彌陀佛,這一盆乃是佛家普度衆生聖潔之水,我佛慈悲,如施主将頸上佛像放入其中浸泡,定會給施主帶來無限恩澤”

英子果真把笑面佛像摘下來,放入了那盆聖潔之水中。當佛像重回頸上之時,似乎真的感覺它泛着光芒,那尊佛也笑的格外安詳

登上的隊伍不斷擴大,當然也有确實扛不住疲勞和炎熱的遊客,不情願的下山。有一個華人小女孩,有幾次險些暈倒仍堅持攀爬,她說她的奶奶每次都來參加登山廟會,這次身體不好住了院,她就代奶奶來祈福許願。小女孩的勇氣和毅力感染了周圍的人,大家互相鼓勁唱着歌謠向上爬。周立楠對英子說你爬得動嗎?要不然我背你吧!英子嗔怪:怎麼爬不動,你小看我當大隊伍登上山頂的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沸騰了,激動的人們心潮澎湃,勝利的呼喊震耳欲聾。

祈福寺廟坐落在山頂中央,古色古香的印度建築盤踞在雲霧中,氣勢巍峨,給人一種震懾心魄的震撼。廟裡煙霧缭繞中的尊尊巨大佛像慈眉善目,溫柔的注視着遠方,充分展現了佛祖慈悲為懷的魅力。

英子和周立楠接過印度高僧遞過來的燒香,虔誠叩拜,各自許了心中願望。英子祈望,所有親人朋友一生平安,今後的日子沒有憂愁。他們還觀賞了百名僧人的打坐講經,每個在場的遊客都學着樣子,雙手合十閉着眼睛,讓諄諄經文淨化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