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1頁)

他知道,派田勢坤去北境軍督察的事,雖為走過場做給外人看,也沒查出些什麼,終究在他們叔侄之間造成了些許嫌隙。

王叔歸還兵符,必是為避嫌,為堵住悠悠之口。

“五叔”

“陛下和元溱自幼一起讀書,說句僭越的,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正因如此,我英王府才要以更高規格要求自身,方不給陛下丢臉。”英王笑道,“請陛下快快收下吧。”

這話是掏心窩子的,弘景帝不收也得收了,遂喊過旺太監拿走兵符,而後親自去扶英王:“五叔請起。朕還有話對你說,朕想好怎麼處理王府有兩個世子的事了。”

英王起身,手伸進懷中拿請廢元清随世子之位的奏折,還未拿出就聽弘景帝說道:

“朕已拟好旨意用印,在你進門之前遣太監去英王府宣讀了。這可是朕冥思一晚才想出的萬全之策!”

“朕特封元溱為雙珠親王,賜号崇,賞豐錦園為崇親王府邸。元清随仍為英王府世子。”弘景帝很開心,壓根沒看見英王晴轉陰的臉色,還過來求表揚,“原先的誠郡王死過一次,這個誠字咱就不用了,用崇駿高偉的崇字,貼合元溱收複胡楊城的不世軍功。”

英王低下頭,沉重道:“陛下為英王府殚精竭慮,老臣感激萬分,隻是元溱乃陛下的堂弟,怎可封親王?此舉于祖制不合,萬望陛下收回成命。”

弘景帝知道他要推拖幾下,故意闆起臉道:“怎麼,王叔年紀漸長,也開始恪守那些老掉牙的祖制了?朕說合規就合規,君無戲言,知道你斷然不肯受,朕在你等待召見時就派發出聖旨,此刻恐已宣讀完畢。”

英王頹然跌坐在凳子上,是了,他在門外等待時,看見過旺太監的大徒弟拿着明黃绫錦出門,原來是去他自家宣讀聖旨。

弘景帝看出不對勁,王叔似不是假意推脫,是實實在在不想接納這潑天的富貴。“王叔可有難為之處?”

英王歎口氣,到底是沒拿出那奏折。

木已成舟,皇帝也是好心,他的家事豈能三番兩次的叨擾聖上,他又怎能把家醜置于聖上面前?

起身行禮,英王誠懇道:“老臣替元溱和元清随謝過陛下,英王府對陛下的厚愛感激莫名,必當全力效忠陛下。”

“朕就知道皇叔是明理的人。皇叔不用擔心元溱擔不起親王富貴,朕以後還要給他的王冠上加封東珠呢。”弘景帝虛扶一下英王,“王叔沒帶元溱入宮,必是不想給朕壓力。朕跟王叔說句實在話,這年頭人人都在争,鮮少有人讓,但朕作為身在高位的決策人,豈能讓友善之人吃虧?”

“多謝陛下厚愛。”除了謝恩,英王實在不知該說什麼。

府中大約已經炸鍋了,很快外界也會跟着熱議,讨論聖上對他英王府的盛寵,以及他們是否接的起這樣的富貴。

那些暫時還顧不上,最讓他添堵的仍舊是元清随。

如他所想,英王府此時已接完聖旨,呈人聲鼎沸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