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午門後兩人改為坐轎辇入宮,繼而分開,一位去長樂宮,一位去正陽殿。
正陽殿,英王等了好一會兒,等到戶部和工部尚書及中書令出殿門,幾人互相緻禮後,旺公公才請他入内。
行禮後弘景帝帶他進偏殿,一副急匆匆的樣子,“不瞞皇叔,朕已饑腸辘辘餓得發暈,皇叔是自家人,朕隻能一邊用膳一邊和皇叔議事了。”
英王爺心疼皇帝侄兒,“老臣趕在午後過來,就是想着陛下早朝後處理事務繁忙,誰知來的不湊巧還耽誤陛下用膳,要不臣去門外等候吧。”
“皇叔就不要見外了,朕還有個好消息跟你通氣呢,來,沒用過的話一起吃!”弘景帝指指面前的凳子。
“多謝陛下,老臣已用過午膳。”英王坐在炕桌前,感慨道:“誰能想到堂堂一國之君,午膳所食隻有三菜一湯陛下慢些吃,慢些吃,先喝些湯。”
弘景帝聽話的放下筷子端起湯碗,叔父也是父,好久沒聽到有人用長輩的口氣關愛他,所有人隻會表面對他又敬又怕,暗裡對他指點利用。
因着元溱的關系,弘景帝在皇親中最大的支持就是英王府,所以當時北境需要将帥時,他明知北地苦寒,親弟弟元铎年富力強比年近五十的皇叔更合适,還是一咬牙遣五叔去了北境。
他對五皇叔有愧,在元溱陣亡消息傳來時,他的愧疚到達頂點,直接就是悔不當初,幸而元溱死而複生回來了。
他那時也難啊,剛登基兩個月,不是根基不穩,是沒有根基,他能當上皇帝是因為長子即位的祖制,不是因為别的。元铎比他有優勢多了,元铎是嫡子,隻比他晚生半歲多點,還有軍功
思索間嗆着了,弘景帝使勁咳嗽起來,随侍的太監們亂作一團,英王趕緊過來給他拍背,又把他的茶盞遞過來。
折騰一番後,弘景帝飯也不吃了,隻一盞又一盞的飲茶。
擔憂之色浮上英王臉面,“陛下,飯還是要按時吃的,身體是人之根本,朝政再重要也不及陛下的龍體重要。”
“多謝五叔提醒,侄兒會注意的。”弘景帝笑道。
英王點點頭,退後一步半跪下,從袖中拿出虎符雙手高舉:“這是北境軍兵符,請陛下收回。”
弘景帝臉色微變,“朕昨日在慶功朝會上說過,五皇叔繼續統轄北境軍。”
英王鄭重道:“陛下厚愛,老臣感激涕零。如今非戰時,北境軍隻需統轄管理,不需調兵遣将,虎符理應由陛下保管。”
弘景帝心下堵的慌,“五叔這是萌生退意了?”
英王:“陛下千萬不要誤解微臣的用意。臣老了,是想在京中頤養天年,但隻要陛下一聲呼喚,臣自當提槍上馬,和溱兒一起奔赴北境,保家衛國。臣交出虎符,隻因此為和平時期,無需調兵,自然就無需兵符在手。”
他說的越誠懇,弘景帝越難受,也不想接過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