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随隻得硬着頭皮去前廳,到了一看,人滿當當的,不僅府中人都在,還有未散去的賓客們。
他不信自己能掰得過剛從戰場下來的父王。
父王笑吟吟的喊他,“清随過來。諸位,清随誇我老當益壯,我雖聽着舒心,但仍舊不服這個老字,所以和清随在街口約了掰手腕,請在座諸位給我們喊個場子。”
賓客們紛紛擊掌呐喊,給老王爺鼓勁。
下人們屏氣凝神,默默喊世子爺必勝,他們跟着世子爺混的久,聽他指派習慣了,自然相信他能赢,人家不是說了嗎,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
後一句沒默念完,輸赢已論定,元清随不到三個數就敗下陣來,還扭着了手腕。
他身後的下人們默默後退幾步,有機靈的已意識到,老王爺比世子權力大,老王爺雖然老,但真正能說了算,以後得聽老王爺的。
英王爺呵呵笑着甩甩手腕,和賓客們談笑風生,再也沒有看元清随一眼。
元清随不敢走人,一臉尴尬的站在人堆裡,雖然沒人搭理他個敗軍之将。
大家沒有笑話他就不錯了,二十出頭的年紀,比力氣比不過五十歲的老人,真真是丢人現眼。
他心裡恨得緊,父王這是故意出他醜,街口出完家裡出,壓根不想給他這個世子留臉面。
憑什麼,我出門奉迎你也不對?聖人還說禮多人不怪呢,你作為親爹倒是嫌棄上兒子了!
不要緊,就算你不待見我,我也是聖上親封的世子爺!
元清随頹廢半晌後,重新燃起鬥志。
第二日一早,元溱遣人送到渤府一個木匣,裡面有兩封信,都是要送給喬楚的。
他本人沒來,剛被封親王爺,他要做的事多着呢,須得寫謝恩表提交中書院,然後着新品冠服入宮觐見皇帝,接受皇帝所賜金印寶冊,接着到宗廟行禮,行禮後拜見太後和皇後,再回府拜見父王母妃,這一套禮儀規程才算履行完畢。
饒是如此繁忙,昨夜需要做諸多準備,尤其要寫那謝恩表,他都能忙中偷閑的給喬楚寫一封信一早送到渤碩這裡來,可見對喬将軍的挂念之情。
渤碩嘿嘿笑着,昨天精準拿捏表哥一番後,今日又恬不知恥的拆開表哥寫給喬将軍的信,反正信是臘封的,在燭焰上一烤便是,看完原樣封回,誰也看不出蹊跷。
他要看看大齡表哥第一次心動是什麼樣子。
“喬将軍展信安好”渤碩逐字逐句念出聲,念到一大半時已覺索然無味。
這封信通篇都在說軍務和京中公事,表哥大人連自己被破格封為雙珠親王都沒說一句,不用訴說綿綿思念之情了,渤小爺目光所及最和情誼二字沾邊的就是開頭那個“展信安好”。
無趣!還好他在自己的信中告訴火姐姐表哥封親王的事,火姐姐必會告訴喬将軍與她同喜。
渤碩都不想往下看了,擡手就把信紙扔到桌上,連說不值,不值得他做一把賊。
待要疊好放回信封時,他卻怎麼都恢複不了原樣,左右端詳後突然發現還有最後一段文字他沒讀到,貌似在說折疊信紙的事。
渤碩趕緊重新展信閱讀,讀完啪一聲把信紙拍在桌上,口中氣急敗壞:“表哥元溱,真乃表面憨厚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