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頁)

她回來的那一年,剛好十三歲。

她本是虞正德一異姓兄弟的遺孤。

當年,虞老爺還未有功名在身,與聲笙的生父是同鄉,兩人一同赴京趕考,這一路相伴,相談甚歡,更因共同遭遇了一樁生死劫難,而引為知己。

後來二人都金榜題名,一時間更是傳為佳話。

虞聲笙剛出生後不久,還在上任途中的父母就接連突發急病離世。友人攜書信,千裡托孤,才讓她成了虞家的養女。

按照齒序來排,剛好行四,府裡也稱一聲四姑娘。

隻可惜,原身身體孱弱,總是生病。

年紀尚幼就纏綿病榻,幾次三番險些送了小命,可把虞正德一身冷汗都吓出來了。

原本收養知己的遺孤是一件被人稱頌的好事,可若是孩子剛到府裡便夭折,外頭還不知傳得多難聽。

橫豎什麼法子都試過了,索性就迷信一番,求求神佛菩薩。

一瞎眼的老道登門,掐指一算,隻說府上風水與四姑娘相沖,不宜養病,須過了豆蔻之年再接回來,方能平安。

虞老爺立馬着手安排,在乾州鄉間尋了一處莊子買下,将虞聲笙安頓了過去。

這一住,就是好些年。

虞聲笙回府沒幾天就知曉自己身負承擔婚約的重任。

自從虞老太爺離世後,虞府又相繼折損了兩位老爺。

這兩位都是虞正德的兄長。

原本有他們在,虞府的榮光自能持續,可足以支撐門楣的兄長不在了,下頭的虞正德被迫提前頂上,偌大的虞府搖搖欲墜。

這個節骨眼上,與鎮國将軍府的婚約就顯得格外重要。

嫡女也罷,庶女也好,即便是養女也得推出來。

隻要能代表虞府和慕淮安完婚,就足夠了。

那時候誰也沒想到,慕淮安會用這樣拖延的方式抗議婚約,硬生生把虞四姑娘拖到如今。

又是一個清晨。

虞聲笙早早起來,取出放在木質匣子裡的一串紅繩銅錢,拆開後往案上一丢,掐指算了算,頓時眉眼舒展。

再用紅繩一枚枚依着次序串好,依舊是戴在手腕間,藏于衣袖深處。

今瑤端着銅盆進來了,放好熱水,将熱巾子搭在架子上,玉香緊跟着也進屋,手裡托着一方茶案,上頭卻是用梅子粉羅漢果煮出來的甜茶——這是給虞聲笙洗漱後暖脾胃用的。

梳洗更衣後,用了一盞甜茶,虞聲笙便出門往東廂房,去給張氏請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