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些大臣,我貶了他們的官,讓他們去疾苦之地,這輩子都無法回京。”
“還有李琰,他死了,自殺的。他勸我燒了你的屍體……他根本就不記得你的知遇之恩,他們……他們都變了。”
說到這裡,她似乎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臉上終于有了笑意。
不過那一抹笑轉瞬即逝很快就成了苦澀。
“還有我,青宴。我一刻也不曾忘記我的過錯,你等等我……”
“我要讓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全部付出代價,然後我就來找你贖罪……青宴……黃泉路上,你不要一個人走好不好,你等一等我……”
她抱着江青宴,将他們二人的發絲纏繞在一起,仿佛這樣才足夠親密。
尤記得,大婚之時他們也曾發絲相纏。
有宮人在旁唱道。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謝疏妤此刻也喃喃地說着,閉上眼時,淚水無聲落下。
一連數日,女帝辍朝。
朝臣心有怨言,卻無人再做那以死勸谏之人。
市井之間開始流傳一首歌謠。
歌謠裡隐晦地提及當今女帝、攝政王和奸臣的故事。
星子一般的火光,風一吹就傳入了千家萬戶,激起萬堆火。
趙紅梅拿着那搜刮來的本子去找謝疏妤的時候已經是深夜。
她推門進去,那處理政務的桌案上已橫七豎八地扔滿了酒壺。
坐在案前那憂郁憔悴的女子正仰頭灌下一口酒,神色迷醉。
“陛下——您快别喝了!龍體要緊呐!”
她急急忙忙地跑過去,拉長了聲音喊道。
謝疏妤這才側目看她一眼,開口時語氣淡得聽不出任何情緒。
“怎麼了?今日又是什麼傳言?”
趙紅梅觀她面色,一顆心七上八下的,卻還是将那本子呈了上去。
謝疏妤的目光從那上面掃過,什麼也沒說。
她不必看就已經知曉,裡邊無非是說她如何殘暴如何昏聩。
左右是要讓天下人來殺她的,這是她想的最好的贖罪之法。
“你去吧,不必在這伺候了。”
她不甚在意地擺了擺手,繼續喝酒。
趙紅梅見狀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作罷,退了出去。
謝疏妤不知自己喝了多少,隻覺得頭昏腦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