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9頁)

「貴人,您聽說的傳聞都是真的。

「阿彌陀佛,剛剛您如果去請了陛下,恐怕在陛下眼裡您和貴妃一樣,都是用孩子争寵的惡毒心腸。」

我隻覺得背後一陣陣冰涼。

看出我的害怕,琰兒滿眼困惑:

「為什麼我生病了,母妃不高興?」

明明從前他生病了,貴妃娘娘就會高興。

想起昨日裴容走後,琰兒怕得戰戰兢兢的樣子,也許留不住裴容的時候,琰兒就要挨貴妃的打。

我心裡一酸,沒辦法責備他弄巧成拙的心思。

我講明白其中的利害,為他掖好被角,溫聲告訴他:

「因為琰兒生病了,母妃很擔心,等琰兒的病好了,母妃就高興了。」

裴琰垂下眼,努力理解我的高興和貴妃的高興,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我将湯婆子輕輕放到琰兒的肚子上,溫聲問他:

「告訴母妃,琰兒為什麼會生病?」

他就大大咧咧地笑:

「琰兒吃了蔥和羊肉就會這樣。

「不要緊,以前也吃過,羊肉不是砒霜,吃了最多難受,不會死的。

「母妃做的羊肉比從前貴妃宮裡做得好,母妃對我也很好,所以我吃的時候也很高興,真的。」

他這麼說,我手腕上為瑜兒割肉治病的舊傷,也跟着心隐隐作痛。

琰兒的聲音越來越小。

到最後,他不吭聲了。

他用被子蓋住酸澀的心事和嚎啕的哭聲:

「為什麼其他兄弟姊妹的母妃都很疼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連溫娘娘您都這麼疼我。

「唯獨、唯獨她不喜歡琰兒呢?」

我心裡一陣苦澀。

我不知道怎麼和一個九歲的孩子解釋愛恨:

「就像蔥和羊肉,琰兒吃了會不舒服。

「但這不是琰兒能決定的事,不能怪你。」

這世間的一切都有道理,就像花草有季節,瓜果有時令。

可愛與恨就像人的脾胃,沒有道理可講。

寬慰他,也寬慰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