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頁)

動态調整?

微秒級響應?

主動渦流控制?

這些概念單獨拎出來都代表着前沿,而李小川竟然輕描淡寫地将它們組合成一個清晰、可行、甚至堪稱天才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這簡直是颠覆了他畢生所學的航空動力學認知!

“激…激波…渦流…”

“妙!妙啊!主動介入!動态響應!我怎麼就沒想到…那…那過載震顫呢?機體,尤其是機翼根部和尾翼連接處,在9g以上持續過載時,那該死的震顫…”

“震顫根源在于結構模态與氣動載荷頻率的耦合共振。”李小川的聲音依舊平穩。

“單純加強結構死重太大。”

“方案一,在關鍵承力框内部預埋形狀記憶合金絲網(sa)。當結構應力達到臨界阈值,sa受熱或通電激活,瞬間改變局部剛度,打斷共振鍊條。”

“方案二,引入分布式壓電傳感器陣列和微型作動器,構成主動振動抑制(avs)系統,實時感知并施加反向抵消力。”

他頓了頓,補充道:

“sa方案結構改動小,成本低,适合現有機體改造;”

“avs系統效能更高,但需額外能源和控制系統,适合全新設計平台。具體取舍,看你們項目進度和資源。”

“嗡——”

劉振華隻覺得腦子裡仿佛引爆了一顆精神炸彈!

形狀記憶合金?

主動振動抑制?

分布式傳感器陣列?

這些名詞如同天外隕石,狠狠砸在他固有的知識框架上,砸得粉碎!

李小川給出的不是一條路,而是兩條通往巅峰的捷徑!

每一條都閃爍着超越時代的技術光芒!

巨大的信息量和颠覆性的思路。

讓他這位資深總工瞬間大腦過載,如同老舊的真空管計算機被灌入了量子代碼

cpu都差點燒了

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隻有握着聽筒的手,抖得像風中的落葉。

震撼!

無與倫比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