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緊盯着李小川的眼睛,仿佛要從中分辨出哪怕一絲一毫的虛假。
良久,他緊繃的面容微微松弛,緩緩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那是震撼、欣慰,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感慨。
他不再追問細節,但顯然,後續必然會有最嚴苛的審計和複查。
趙老的問題剛落地,一位身材微胖,戴着金絲眼鏡,氣質儒雅卻透着精明的領導(主管财政和裝備采購的劉副部長)立刻接過了話頭。
他的語氣溫和,但問題卻像精準的手術刀:
“小川同志,技術來源清白,這是大好事!”
“國家和人民感謝你和307廠的付出!”
他先定了調子,随即話鋒一轉,“不過,咱們也得面對現實。如此國之重器,研發投入想必是天文數字。”
“方便透露一下,這架原型機,以及後續量産,大概需要多少經費?目前廠裡的‘基金’,還能支撐多久?”
他臉上帶着和煦的笑容,眼神卻銳利地捕捉着李小川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
錢,永遠是繞不開的核心問題。
殲-20再好,沒有錢,也隻是鏡花水月。
這個問題讓張衛國等軍方将領的心又提了起來。
他們太清楚國家财政的緊張,也知道先進裝備的燒錢速度。
李小川微微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這個問題無法回避,也無法打馬虎眼。
“劉部長,”他語氣依舊平靜,但透着一絲凝重,“‘威龍’項目,研發周期長,技術難度極高,涉及大量基礎研究和前沿材料探索。”
“原型機從立項到總裝下線,累計投入”
他報出了一個精确到小數點後兩位的數字。
這個數字,足以讓在場的幾位文職領導眼角都忍不住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