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1頁)

工地上的工友來自全國各地,不過,還是南方省份的居多一些。

也正是這段經曆才讓我直到今天也一直認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能吃苦。

來工地打工的一般都是家庭條件非常困難,要不誰肯幹這和牲口差不多的活。

他們當中好多人從家裡出來的時候,兜裡就隻揣了出門的路費,要是掙不到錢的話,回家的路費都沒有。

我在工地上認識的兩個工友老馬和大劉就是這種狀況。

老馬和大劉都是從河南過來的,是那種老實巴交的鄉下人。

老馬有五十多歲,要不是家裡實在揭不開鍋,他這個年齡已經不适合在工地上幹了。

據老馬講,他家住在山村,四周全是山。

家裡五口人,一個老伴和三個孩子。

由于和老伴是近親結婚,生的三個孩子都是口歪眼斜,智商不全。

家裡的地在山坡上,苞米就種在石頭縫間,别看山坡面積大,家家都可以随便種,可是整面山坡種的苞米都能查出個數來。

如果是風調雨順的年景,打下的糧食省吃儉用,再加開春到山裡挖點野菜,采點野果子,可也能湊活着活着。

可要是遇到個災年,山坡上種的苞米顆粒無收的話,那就得想法子出來掙錢,要不然全家人就得吃上頓沒下頓。

聽老馬這麼一說,我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連我都難以下咽的土豆白菜湯,他卻是喝得津津有味,就像他說的那樣,不管咋說這個能吃飽。

他還說,等有機會問問工頭,要是可以的話,他想把他那個傻兒子也帶過來一起打工。

還特意和我們強調說,他那傻兒子除了腦袋不靈光外,有一把子蠻力。

大劉是因為超生被罰得傾家蕩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