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頁)

這個秦天策,隔三岔五就會給前身送來米糧肉食,有時還會給前身一點錢财。

雖然不足以讓前身過上富足的生活,但也能勉強活着。

至于秦天策為什麼要這麼照顧李逸,根據前身的記憶,是因為其與李逸早逝的父母是至交好友。

故而李逸父母在過世之前,拜托秦天策代為照顧李逸。

對這種說法,李逸沒有懷疑。

古人重諾,這種事倒也不稀奇。

就在此時。

化名秦天策的李世民,拎着一些吃食,從外面打開李府的門,踱步走了進來。

看到李世民,李逸快步迎了上去:

“秦叔,你來了。”

“咦,秦叔你是遇上什麼煩心事嗎?”

看着臉色略微有些陰沉的李世民,李逸關切地問道。

從前身的記憶中,這是前身最信任的人,沒有之一。

現在他頂替了前身的身份,自然要表現出對秦天策的關心。

李世民一邊将手中拎的吃食放在桌上,一邊開口回道:

“是今年的科舉考試出現了舞弊的情況,連科舉考試都敢舞弊,那些人真是狗膽包天!”

盡管在宮中的時候,他已經下旨要嚴懲參與科舉舞弊的人,但此時再度提及此事,他依舊是餘怒未消。

知道緣由之後,李逸随口說道:

“就這事啊,很正常,不是什麼大事情,秦叔不必為此生氣。”

他這麼說,一方面是安慰秦天策,另一方面确實也是這麼想的。

從古代的科考,到後世的高考,考試作弊這事,幾千年都禁止不了,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并且,唐初的科考制度,粗糙得很,可鑽的空子太多了,沒人作弊才奇怪。

看着對科舉舞弊一事絲毫不在意的李逸,李世民的眉頭微皺。

他覺得李逸不明白科舉對朝廷的重要性,眼光見識有些不足。

但很快,他眉頭便舒展開來,李逸畢竟隻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又一直被窮養在民間,眼光見識不高很正常。

不過,身為大唐皇子,必須要學會站在更高層面去看待問題。

心思電轉,李世民決定借機教導李逸。

“你不懂,科舉可并不是小事,它對很重要,科舉能”

“知道知道,不就是陛下想通過科舉取士選拔寒門人才,并以此打壓門閥士族嗎,這有什麼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