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竈之後,又分為二竈和主竈。
一旦上竈,就說明這位廚師可以獨立負責了。
至少,他會有一兩道拿手菜。
像鴻賓樓的二竈,如果去小餐館工作,工資可不少,最少也有三四十萬一個月。
當然,鴻賓樓的二竈月薪大約是二十七萬五。
畢竟這是大飯店,留在這裡能學到的東西和積累的人脈,不是小餐館能比的。
何裕柱才十五歲,竟然一來就有二竈的能力。
楊國濤對李保國的眼光并不懷疑。
畢竟,後廚想提拔人,如果那個人沒有真本事,就算大家礙于你李師傅的面子不會當面反對,私下裡肯定會有怨言。
不過楊國濤注意到,無論是學徒還是主竈師傅,聽到李保國的話雖然感到驚訝,卻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不服氣。
顯然,何裕柱确實具備二竈的實力。
其實按照李保國的評價,柱子直接當主竈都沒問題。
但因為他年紀還小,又是初到鴻賓樓,一下子從新人升為主竈,難免會引起其他人的心态失衡。
為了讓柱子在後廚有更好的發展,同時也鍛煉他,李保國才給他定了二竈的位置。"既然李師傅已經考察過了,那我沒意見。”
鴻賓樓現在生意很好,後廚的幾個上竈師傅都不夠用了。
楊老闆聽說了我的家庭狀況,對我這個年輕人很是同情。
他決定讓我留在後廚,擔任二竈的位置,月薪二十七萬,還能每天帶一道菜回家。
通常新員工剛來時,即使不算學徒,工資也會打折一半以上,但因為我和李師傅的關系,再加上我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實力,楊老闆非常願意給我這樣的優待。
我感激地向楊老闆表示,我會盡心盡力為鴻賓樓工作。
能得到這份工作我已經十分感恩,而楊老闆不僅沒有削減我的工資,還允許我每日帶一道菜回家,這讓我感到非常滿足。
自從來到這裡,生活終于有了保障。
當然,我也明白,這一切除了與楊老闆的開明有關,更離不開我的師傅李師傅的幫助。
為了表達我對師傅的敬意,我決定正式拜師。
我對李師傅說道:“師傅,我今日前來拜師,不知該行何種禮數,先給您磕頭吧。”
說完,我便跪倒在地,向李師傅行了拜師禮。
在這個時代,師徒關系有時比親子關系還要深厚,師傅就如同父親一般,我的舉動并無不妥。
李師傅看着我,眼中閃過一絲感動。
他這一生膝下無子,而我是他師兄的兒子,且在廚藝上有一定的天賦,這讓李師傅萌生了将畢生技藝傳授給我的念頭。"柱子,起來吧,好好在鴻賓樓工作,楊老闆是個好人,你也要努力為他做事。”
李師傅的話既是對我說的,也是對楊老闆表明态度。
楊老闆聽後笑着點頭,“李師傅,這是喜事啊,等忙完這幾天,一定要請大家吃頓飯。”
周圍的廚師和學徒們看到這一幕,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