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頁)

為了确保萬無一失,餘宏自然不可能将第四代戰鬥機,這件足以撼動世界航空格局的項目,現在就告知這留下的八十多名專家。

這等級别的工作,其保密條例的嚴苛程度,遠超任何人的想象。

項目本身會被切割成無數個獨立的子模塊,核心與外圍泾渭分明。

參與外圍工作的專家,可能在未來數年内,都隻會以為自己是在進行某種新式氣動布局的理論演算,或是在攻克某個高強度合金材料的配方,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零件最終會用在何處。

隻有等到那架史無前例的戰鷹翺翔于九天之上時,他們才會恍然大悟,自己親手鑄就了一段何等偉大的傳奇。

這并非餘宏不信任他們,而是這種跨越式發展的理念,本身就充滿了不可思議!

要知道,當初餘宏将一代水平的老59,硬生生魔改成能正面暴打二代坦克的怪物,所掀起的滔天巨浪至今都未平。

而現在,他要做的是直接跳過二代機、三代機的技術壁壘,造出第四代戰鬥機。

這種想法若是現在全盤托出,引起的絕對不是衆志成城,而是恐慌和質疑!

所以,篩選出能夠進入核心圈的,真正具備前瞻性思維與頂尖技術水平的同志,成為了當務之急。

為此,剛剛抵達351廠不過幾天的西蒙洛夫,親自走上了講台。

台下聽課的專家們,一部分人還未散盡的疑慮,另一部分則像宋文一樣,對這個項目的真實面目十分好奇。

西蒙洛夫那雙深藍色的眼睛掃過台下,沒有半分溫度,那是在蘇霍伊設計局裡當總設計師時養成的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現在的心境既有背井離鄉的悲怆,也有被各大院士羞辱後的不甘。

他隻知道,想活下去,想看到自己未竟的作品飛上藍天,他就必須拿出真本事,讓這些人看到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這樣才能作為證明他足以擔當四代機設計二把手的地位。

“今天,我們不談複雜的整體設計。”

西蒙洛夫的話通過翻譯傳出來:

“我們隻讨論,基礎的機身氣動外形優化。”

話音剛落,他身後的黑闆上,已經挂上了一張巨大的殲-6戰鬥機線圖。

台下的專家們表情各異。

談殲-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