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哥忽然帶着一筆生意給我打來了電話:“淨寶師的活兒,你能不能做?”
“沒問題!”
我雖然沒做過類似的生意,但是這裡面的門道兒卻是一清二楚,青囊之術當中對于這一塊也是有着詳細的描述的。
“那行,收拾收拾東西,我們明天出發。”
強哥聽到了肯定的答案也放心了下來。
第二天帶着梁玉茹一起趕往了隔壁的城市。
我在車上拿着強哥給我的資料翻了幾頁之後,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這回的去的拍賣行,前身在民國也算是很有名的古董鋪子。
如果再往前推,在清末就已經混得風生水起了,實打實的百年老字号。他們會不認識淨寶師?
古董行、當鋪是跟淨寶師聯系最為密切的兩個行當,上了規模的鋪子,本身就有供奉。他們怎麼會找一個外人過來做生意?
強哥說道:“依照這個拍賣會的傳統規則,後輩必須獨立經營,以三年為期限,誰的經營更為出色,誰便能執掌家業。此次的東家,正是老掌櫃錢守成的次孫,錢翎辰。”
我輕蔑地回應:“子嗣衆多,何不各自開設分号,如此一來,不就皆大歡喜了。何必徒增煩惱。”
“此言差矣!”強哥搖頭反駁。
他繼續道:“一家曆經百年的老店,其根基在于長久積累的信譽與人脈。特别是在古董行業,這一點尤為重要。
“若将老店一分為二,等同于将原有的資源也拆分,每個人都對這些資源了如指掌,都想獨占這些資源,最終導緻親兄弟因生意而反目成仇,家族衰敗不過是時間問題。倒不如讓他們在可控的範圍内,先競争出一個高低。”
正當我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時,強哥又補充道:“此次的東家錢翎辰,原本經營得相當不錯,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他的兄長錢翎書暗中算計,差點損失了全部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