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刻壓力巨大。
他感受到了江昭甯目光中的深意,也看到了李國棟投來的近乎懇求的眼神。
他推清了清嗓子,選擇了一個相對保守但基本符合事實,至少是表面事實的回答,聲音不高卻足夠清晰:“江書記,關于這兩個人選,目前主要還是局黨委主要領導層面的初步意向和醞釀。”
劉博文斟酌着字句,“考慮到兩位同志都還在現職崗位上,局裡近期重大任務也比較多,正式的民主推薦和測評環節還沒有全面啟動。”
“所以,嚴格來說,目前确實隻是意向。”
“隻是意向。”劉博文最後這四個字,清晰地回蕩在會議室裡,如同一盆冷水,澆在了李國棟剛剛燃起的一絲希望上,也讓他瞬間陷入了更加被動和尴尬的境地。
江昭甯聽完劉博文的回答,臉上依舊看不出喜怒。
他緩緩地點了點頭,目光重新回到李國棟那張已經有些失血的臉上。
他沒有立刻對夏向明和吳興昌的提名做任何評價,也沒有再追問關于喬國良的任何問題,隻是用他那雙深邃而平靜的眼睛,深深地看了李國棟一眼。
那一眼,包含了太多難以言喻的意味:洞悉一切的銳利,對當前提名“隻是意向”這一狀态的審視,以及對接下來局黨委該如何行事的無聲催促和警告。
會議室裡的空氣,在江昭甯的沉默注視下,再次凝固到了冰點。
每個人都在等待,等待這位縣委書記最終會如何落子,這場突如其來的、關于人事權力的風暴,将把縣公安局這艘大船吹向何方。
李國棟感到自己像赤身裸體站在冰天雪地裡,江昭甯的目光就是那刺骨的寒風。
他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而江昭甯那句關于“方法不同”的開場白,此刻在他心中激起了驚濤駭浪——原來江昭甯的方法,是直指核心的人事布局,是遠比“機構合并”更精準、也更緻命的權力調整!
他要在縣公安局的核心領導層,安插自己的人,或者說,打破他李國棟的固有格局!
喬國良的名字,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腦海裡,帶來一陣陣冰冷的刺痛。
江昭甯終于再次開口,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沉默,聲音平緩卻帶着不容置疑的決斷力:“班子建設是頭等大事,尤其是公安局這樣的要害部門,拖不得,也馬虎不得。”
“‘配齊配強’四個字,不是口号,是要落到實處的硬任務。”
“既然局黨委已經有了初步意向人選,那就抓緊時間,盡快啟動組織程序。”
“民主推薦、測評、考察,每一個環節都要紮紮實實走好,把真正優秀的、能扛事的同志推出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最後停留在李國棟臉上,意味深長地補充道:“縣委,等你們正式的報告。”
他沒有說“等你們的報告推薦夏向明和吳興昌”,也沒有提任何具體名字,隻是說“等你們正式的報告”。
這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卻如同在平靜的水面下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無盡的波瀾和猜測。
李國棟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隻要能把夏向明和吳興昌的提名釘死在名單上,就能暫時堵住江昭甯提拔喬國良的路!
他急于将這不成熟的人選“生米煮成熟飯”,幾乎是失态地搶先開口,聲音裡帶着一絲急迫:“江書記!那那好!”
“就這麼敲定了!夏向明和吳興昌兩位同志!”
他努力想讓自己的語氣顯得笃定、一錘定音,目光帶着一絲懇求和掩飾不住的慌張,掃過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