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消息,開始在揚州城的底層社會,迅速地流傳開來。
“聽說了嗎?朝廷要改鹽法了!”
“什麼鹽法?不還是官府說了算?”
“不!這次不一樣了!說是以後,誰有錢,誰就能販鹽!朝廷隻管收稅!”
“還有這等好事?那不是誰都能當鹽商了?”
“可不是嘛!聽說,朝廷會發一種叫‘鹽引’的東西,有了那玩意兒,就能光明正大地運鹽賣鹽了!”
這個消息,一開始,并未引起汪守财等人的注意。
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朝廷又一次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
幾百年來,鹽鐵專賣,都是國之根基,豈是說改就改的?
他們依舊按照往常的慣例,派出手下,用極低的價格,從那些辛苦勞作的鹽戶手中,大量收購着剛剛産出的“私(黑)鹽(貨)”。
在他們看來,這些沒有官方憑證的鹽,隻要通過他們自己的渠道,運出去,立刻就能變成白花花的銀子。
直到三天後。
第一艘滿載着官鹽的船,抵達了揚州碼頭。
船上,押運的,不再是官兵,而是幾個手持“鹽引”的普通商人。
與此同時,揚州城的城門,以及運河的各個關卡,張貼出了一張由太子李承乾親自簽發,并蓋有“關中農田水利督造總司”大印的《鹽法改革令》。
告示的内容,與傳言一般無二!
——即日起,廢除官運官銷,推行“鹽引”之法!凡無“鹽引”者,其所運食鹽,一律視為“逆産”,就地查抄!販運者,以謀逆同罪論處!舉報者,賞銀百兩,并可得查抄逆産之三成!
一石激起千層浪!
整個揚州鹽市,瞬間炸開了鍋!
汪守财等人,這才意識到,那位遠在東宮的太子殿下,是真的,要動他們的蛋糕了!
他們囤積在倉庫裡,那數以十萬石計的,沒有官方憑證的私鹽,在一夜之間,從能生金蛋的母雞,變成了一堆随時可能引來殺身之禍的垃圾!